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寒食节会晤,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角。开篇“往来东道千余骑”,即刻画出一幅热闹非凡的会晤场景,众多官员云集,每个人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和角色。“新旧西曹两侍郎”则是对其中贵宾身份的点睛之笔,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次盛会的自豪与荣幸。
“家占冬官传印绶”,这里的“冬官”指的是负责监察的地方官吏,而“传印绶”则象征着权力的传递和延续。结合前文,可见诗中不仅有对外在盛会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层次的政治文化背景。
“路逢春日助恩光”,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寒食节会晤所承载的情谊与恩泽,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勃发,而这种时节举行的会晤,更添一份温暖与和煦。
“停留五马经寒食”,这里的“五马”可能指的是官员们乘坐的马匹,“经寒食”则是诗人停留在这场盛会中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此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指点三峰过故乡”,“三峰”很可能是一处地名,而“过故乡”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的乡愁和对往日时光的追忆,这里既有空间上的移动,也有时间上的流转,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干坑”与“敷水会”相呼应,表达了一种遗憾和不满。诗人对于这次盛会的回忆之中,仍然有所不足,而“差池归雁不成行”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是对美好场合难以再现的一种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次寒食节会晤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热闹,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了对于友情、时光和美好记忆的珍视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