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三九日作》
《念奴娇·其三九日作》全文
宋 / 姚述尧2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押[宥]韵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0)
注释
山城:指山中的城市。
西风:秋季的凉风。
翠叠:绿色重重叠叠。
琴堂:指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
香溜:香气流动的小溪。
黄花:菊花。
金钱:形容菊花的形状。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彭泽: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此处借指饮酒作诗的生活。
金兽:古代香炉的一种,形状似兽。
翻译
秋天的山城景色宜人,正好吹着凉爽的西风,正是登高的好时节。
手拄拐杖,我在山间徘徊,凝视着那如翠绿锦绣般的层层叠嶂。
白云缭绕在稻田上空,烽火沉寂,战马安静,田野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琴堂之中无事可做,不妨一同乘着香气流淌的小溪泛舟。
更有庭前的菊花盛开,如同河阳遍地的金钱,铺满了整个季节。
在这群才子佳人的谈笑中,我们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清风拂面。
畅饮之后,吟诗作赋,豪情壮志如同龙山之巅的浩渺之气,星辰闪烁。
酒醉后,我仍凝视远方,美人偶尔点燃金兽香炉,增添了几分诗意。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三》九日作,描绘了秋天山城的美丽景色和节日氛围。开篇“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点明了时令为秋季,西风微凉,正是登高赏景的好时节。接着,“翠叠万山如绣”形象地描绘了满山层林尽染的美景,犹如锦绣画卷。

“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描绘了丰收的场景,战火已息,田野间充满了农人们的欢声笑语,一派祥和景象。接下来,“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表达了词人与朋友在琴堂中闲适的生活,提议一同欣赏美景,享受宁静时光。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如同黄金般灿烂,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词人与宾客们在谈笑风生中度过佳节,忘却尘世烦恼。“尘脱风生清昼”更是表达了这种心境的转变,清风拂面,心灵得到了净化。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描述了饮酒赋诗的豪情,词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中,星光璀璨,诗意盎然。最后,“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以美人焚香的画面收尾,既写出词人的醉态,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佳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山城的美景,以及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也融入了词人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述尧2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尽偶书七言四韵奉承采览

粉闱丹地白头深,书殿分廊寓直人。

不怕花枝惊老眼,可无诗句送残春。

因嗟红影随风去,犹为青丛绕槛频。

更把华灯照深夜,一年情味隔音尘。

(0)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菱唱数声乍听。载名娃、藕丝萦艇。

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

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

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0)

观德堂

园池气象明,池沼春波平。

东汇有朝势,北源无滞声。

临流好鼓瑟,待月堪浮觥。

濯足思馀绿,洗心思云清。

篆沟合远派,布窦垂高城。

我愿化飞雨,使君将劝耕。

(0)

宫词四首·其二

舞袖何年络臂韝,蛛丝网断玉搔头。

羊车一去空馀竹,纨扇相看不到秋。

(0)

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字一联一咏或偶得于斐然于再于三距可投于作者然而业已思虑忍所弃捐幸冀矜其不能且念伸于知己而又以吾家何所有冠兹五章非敢望于一观庶更资于一噱渎则不告其能逭乎·其三

吾家何所有,冬月胜袁安。

纸帐可床暖,地炉容客宽。

树头风势大,窗外雪声乾。

却念无衣者,何当度此寒。

(0)

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而调弥高始知元白之前贤虚擅车斜之美誉夜来绕遍林树搜穷肺肝虽巧拙以不侔亦讴吟而自得又依前韵各罄乃怀所贵夫伏老之身心亦冈避不量力之讥诮自兹解甲且议休兵向非起予何以为乐大雅君子无或见咍·其五

自念平生谁得如,一家衣食喜盈馀。

新开北户都缘竹,特搆南堂只为书。

已叹病来欢笑减,那堪老去往还疏。

谢他蓬岛神仙客,时下三清访陋居。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