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韶光渐老,轻阴依旧如墨。
条条杨柳星星絮,已有二分春色。
晴未必,又小雨帘纤、作弄纱窗湿。
燕来定识,记青粉墙边,红泥亭畔,一桁画帘隔。
江南路,知否杏花消息。明朝已是寒食。
平头鞋子双鸾稳,还怕踏青无力。
愁不得,但当面、逢人背面秋千立。寻寻觅觅。
却埋怨东风,等閒多事,吹皱半池碧。
不多时、韶光渐老,轻阴依旧如墨。
条条杨柳星星絮,已有二分春色。
晴未必,又小雨帘纤、作弄纱窗湿。
燕来定识,记青粉墙边,红泥亭畔,一桁画帘隔。
江南路,知否杏花消息。明朝已是寒食。
平头鞋子双鸾稳,还怕踏青无力。
愁不得,但当面、逢人背面秋千立。寻寻觅觅。
却埋怨东风,等閒多事,吹皱半池碧。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逐渐逝去,天气阴沉如旧,杨柳飘絮,春色已显二分。小雨轻轻打湿纱窗,燕子似乎记得旧日的亭台景色。词人询问江南路上的杏花是否开放,提醒明日便是寒食节。她穿着平底鞋,虽稳定,却担心踏青时力不从心。心中满是愁绪,只能在无人处或背后看着秋千独自站立。词人抱怨东风无端地吹皱水面,打乱了她的心境。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春日感怀和内心愁绪的词作,情感细腻,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