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戴圆阴楚地棕,磬敲清响蜀山铜。
秋来说偈寅朝殿,爽爽杨枝满手风。
笠戴圆阴楚地棕,磬敲清响蜀山铜。
秋来说偈寅朝殿,爽爽杨枝满手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的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禅师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笠戴圆阴楚地棕”,这一句运用了“楚地棕”作为材质来形容僧侣头上的笠子,暗示其生活的简朴和远离红尘。同时,“圆阴”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磬敲清响蜀山铜”,则是通过对磬石敲击声响的描写,传达了僧侣修行时的沉着与专注。蜀山铜作为比喻,不仅强调了声音的清晰,还点出了僧人的坚定不移。
“秋来说偈寅朝殿”,这一句表明禅师在秋天里进行禅定的修行,寅朝即早晨,殿可能是指寺庙中的一个空间。通过这个场景,我们感受到禅师清晨的冥想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爽爽杨枝满手风”,则描绘了僧侣手持柳枝,在微风中游走的情景。“爽爽”形容的是柳枝在风中的摇曳,通过这种动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和禅者的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
泼裤不容脱,鸟语徒殷勤。
输租质农器,有裤那解新。
官中催科吏如虎,告时趣耕尔能许。
即今春种未入田,安得县胥知愧汝。
卑栖俛喙良易谋,聒聒彊任田家忧。
啼时未旦夜不休,班班血痕衔口头。
人将近似测禽语,汝意真解忧农不。
或传悍妻天所怒,姑不可挝渠不顾。
罚为此鸟声曩愆,警世毋为郭家妇。
南方谀佛古到今,人持数珠家梵音。
区区说似一百八,讥诃劝相知何心。
浙风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
苏黄妙句谁嗣之,两地流传并须纪。
世间儒墨纷相攻,巨细彼此臧谷同。
争如痛饮卧长昼,付渠马耳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