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笔歌》
《奉和御制笔歌》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古风

制之精兮汉宫之双管,锋之妙兮赵国之修毫。

自承掌握济群用,觚与椠兮难施劳。

古今罔不达,淑慝将何逃。

深仰玉蟾均砚滴,讵惭金马制书刀。

颉皇观迹虫篆兴,纤端积润八体成。

写图始告姬公瑞,错宝终传路扈名。

上圣惟聪炳帝文,宸章奎画冠生民。

洒翰翠珉垂睿式,珥彤丹地宠儒臣。

(0)
注释
精:精细。
双管:古代的一种毛笔。
修毫:长而尖锐的笔毫。
觚:古代书写工具,类似觚笔。
椠:古代木版,用于书写。
淑慝:善良与邪恶。
玉蟾:月亮的美称。
金马:指朝廷的官署或官员。
虫篆:古代象形文字,如虫书。
姬公:古代的贤者。
路扈:可能指人名,也可能象征某种传承。
奎画:指帝王的诏书或书法。
睿式:明智的榜样。
珥彤丹地:形容帝王宫殿的华丽。
翻译
制作精细啊汉宫的双管笔,锋利无比啊赵国的长毫。
自古以来握在手中,用于治理天下,觚和椠难以形容其功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善恶都无法逃脱评判。
深深仰望如玉的月亮,如同砚滴均匀,我不敢以金马制书刀为耻。
看到古人观察虫迹而启发了书法,细微之处累积润泽,成就八种字体。
开始绘制吉祥图像是为了告知姬公,最终的宝物传承给了路扈的名声。
至高无上的圣人以其聪明照亮帝业,皇家的诏书和图案超越世人。
挥毫泼墨在碧玉之上,留下明智的典范,红色的耳饰和丹地彰显对儒者的宠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笔歌》,诗人以笔为题,通过赞美笔的精致工艺和历史传承,展现了对皇家御用之笔的尊崇。诗中提到的“汉宫双管”和“赵国修毫”,象征着笔的高贵出身和卓越品质;“自承掌握济群用”则强调了笔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沟通思想、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认识到笔的重要性,善恶行为无所遁形。笔还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如“玉蟾均砚滴”和“金马制书刀”,象征着公正和智慧。诗人提及“虫篆兴”和“八体成”,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精细与丰富。

“写图始告姬公瑞”和“错宝终传路扈名”两句,寓言般地叙述了笔在历史上的传奇故事,以及它如何承载着吉祥和荣耀。最后,诗人盛赞皇帝的智慧和文采,以及他对儒臣的宠爱,笔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皇权的尊严和对知识的尊重。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生动,既描绘了笔的工艺之美,又揭示了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皇室御笔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西风作雨又仍休,卧起园斋夜更幽。

天黑露华凉不下,云疏河影淡还流。

阴虫齐响浑忘夏,落叶频飘预报秋。

乱后俄惊时节异,却将何计为消忧。

(0)

夜投白莲寺

饮别东家叟,行投西寺僧。

无风收阁幔,有月罢廊灯。

竹夜声偏集,池寒色似凝。

无端值诗景,清兴觉逾增。

(0)

渔父篇赠瞿敬夫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鱼具。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閒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粱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0)

寄丰叔良二首·其二

阿咸九月到,寄我尺书看。

尽日不释手,空江频倚栏。

乡山微雨外,客梦一窗寒。

遥想林泉胜,无忧寝食安。

(0)

送许时用归越

旧擢庚寅第,新题甲子篇。

老来诸事废,归去此身全。

烟树藏溪馆,霜禾被石田。

鉴湖求一曲,吾计尚茫然。

(0)

宁国溪上四首·其三

石发连芳草,溪花映碧苔。

肃霜千里思,明月一舟开。

鼎沸茶初煮,炉香栗自煨。

忽添诗兴好,细雨白鸥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