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底金猊篆影浮。起来晴色上帘钩。
玉龙鹦鹉唤梳头。
为喜新妆常对镜,却怜残梦懒凭楼。
落红点点殢春愁。
帐底金猊篆影浮。起来晴色上帘钩。
玉龙鹦鹉唤梳头。
为喜新妆常对镜,却怜残梦懒凭楼。
落红点点殢春愁。
这首《浣溪沙·春暮》由清代诗人徐思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帐底金猊篆影浮”,开篇以“金猊”形容香炉,篆字的烟雾在帐底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起来晴色上帘钩”,随着主人公的起身,窗外的晴朗光线透过帘钩洒入室内,光线与人物的活动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日常美。
“玉龙鹦鹉唤梳头”,此处以“玉龙鹦鹉”比喻精致的梳子,它仿佛在呼唤着主人起床,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生机与活力。
“为喜新妆常对镜,却怜残梦懒凭楼”,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新妆的喜爱与对旧梦的留恋。她喜欢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妆容,但又因不愿面对现实中的变化而懒得登楼远眺,流露出一种既期待又畏惧的心理状态。
“落红点点殢春愁”,最后,随着春日的结束,花瓣纷纷落下,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引发了主人公对春愁的深深感慨。这一句以“殢”字,形象地表现了春愁的缠绵与难以排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象与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