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日》
《晓日》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晓日光寒白露凄,马蹄藉草不沾泥。

炊烟细袅村帘外,残月犹悬岭树西。

塞上山川皆画意,途中风景尽诗题。

枫林沙坂经行处,不数苏公十里堤。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以晓日、白露、炊烟、残月、山川、枫林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晓日光寒白露凄”,以“晓日”和“白露”开篇,点明时间与环境特点,晨光微寒,露珠晶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马蹄藉草不沾泥”一句,通过马蹄踏过草地而不沾泥土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洁净与宁静,也暗示了旅途的轻盈与自由。

“炊烟细袅村帘外,残月犹悬岭树西”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村落中升起的缕缕炊烟与天空中悬挂的残月,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静谧,又赋予画面以深远的意境。同时,通过“村帘外”和“岭树西”的描述,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塞上山川皆画意,途中风景尽诗题”两句,直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与感慨。诗人认为,无论是边塞的壮丽山川,还是途中的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诗意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与歌颂。

最后,“枫林沙坂经行处,不数苏公十里堤”一句,将视角收束至枫林与沙坂,通过与苏轼的“十里堤”相比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历史名人的追思与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陌上花叹

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

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值琼瑶池。

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

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馀芳道旁死。

不如二月杨柳绵,犹自飘飏帝城里。

(0)

先舅大中府君己亥岁尝制十四咏寿宝林褧老师八十今八年矣此老师尚无恙其法孙定惠持此卷至都下敬作二偈以为师寿法鼓

维此鼓声何所起,击之则有本寂然。

此声既以击乃生,当其不击声何在?

用手执捶以击鼓,三者和合始有声。

如是究竟声所缘,非手非捶非鼓义。

智人在在勤修习,于一击顿证菩提。

观彼鼓声成立相,本自不生那有灭。

我愿仁者亦如是,不以声观一切声。

昼安夜安随在安,长享耳根清净乐。

(0)

鄂首座还山

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

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

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

惆怅明朝别,何人访闷乡。

(0)

荷花荡夜归次吴水部德徵韵

采芳日暮未言归,处处村家掩杼机。

水漫莲洲愁路断,月明莎渚觉鸥飞。

高歌小海风波急,回首横塘烟火微。

兰棹屡移樽屡倒,不知露下已沾衣。

(0)

十三绝句·其六

缚得名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

发踪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0)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二

飓母谁怀国事忧,回看夜壑已无舟。

山河满地皆胡马,潮汐常时自海鳅。

空使谶书符四广,不教宗社复东周。

孱兵到此谁非死,名姓纷纷惜未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