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炳寒灯剪夜残,青衿从此励鸡坛。
过蒙启迪功踰倍,渐觉云霄步不难。
百折且同川到海,九还须借学成丹。
寸阴许续西斋约,莫把悠然岁月看。
炳炳寒灯剪夜残,青衿从此励鸡坛。
过蒙启迪功踰倍,渐觉云霄步不难。
百折且同川到海,九还须借学成丹。
寸阴许续西斋约,莫把悠然岁月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写给他的孙子们的老师的一封信,充满了对教育和学习的深刻见解。诗中以寒灯剪夜为引子,象征着夜晚的学习时光,强调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重要性。"青衿"指的是学生,这里指代的是诸孙们,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启迪,如同站在鸡坛前一样,准备接受知识的洗礼。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认为老师的教导使学生受益匪浅,仿佛登上了更高的云霄,学习之路不再感到艰难。"百折且同川到海",比喻学习之路虽曲折,但终会像江河汇入大海一样,达到目标。"九还须借学成丹",则进一步说明了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就像炼丹一样,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最后两句"寸阴许续西斋约,莫把悠然岁月看",提醒学生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即使是一点点时间也要充分利用,继续在西斋(可能是指学习的场所)的约定中努力学习,不要因为暂时的轻松而忽视了长远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教育的力量,也鼓励了后辈们要勤奋学习,珍惜时间,追求卓越。
晓装将北征,春江正东注。
回澜涨蜀雪,远岸分楚树。
亭亭白狼峰,㵿㵿采石渡。
即迎初日旭,复送残月曙。
阴阳倏旋周,何物独如故。
扣船发清讴,飞凫为回顾。
孤生无百年,南北几来去。
乘流虽足快,绝险自当惧。
投鞭语何誇,击楫气何怒。
川岳混一家,乃不畏行路。
悠悠今古心,及此得□晤。
斗酒且自陶,兹游谅难屡。
沙溪祇是旧沙溪,今日重来路欲迷。
独有暮鸦知我意,白云深处尽情啼。
古井庇幽亭,涓涓一窦明。
仙源通海水,灵液孕山精。
久旱宁同涸,长年秪自清。
欲彰贞白操,酌献使君行。
松柏当轩蔓桂篱,古坛衰草暮风吹。
荒凉院宇无人到,寂寞烟霞只自知。
浪渍法堂馀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因求天宝年中梦,故事分明载折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