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律应三阳,元辰福履昌。
展亲酬伯叔,明命凛穹苍。
凤琯春风入,龙墀化日长。
献椒歌有庆,行苇乐无央。
韶律应三阳,元辰福履昌。
展亲酬伯叔,明命凛穹苍。
凤琯春风入,龙墀化日长。
献椒歌有庆,行苇乐无央。
这首诗描绘了壬戌年元旦时宫廷内庆祝新年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气息和节日氛围。诗人以“韶律应三阳,元辰福履昌”开篇,点明了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三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元辰则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福履昌则表达了对新年幸福安康的祝愿。
接着,“展亲酬伯叔,明命凛穹苍”两句,描述了在新年之际,君主向长辈敬酒,表达孝道,并且明示了君臣之间的礼仪与威严,穹苍则象征着天庭,体现了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凤琯春风入,龙墀化日长”中,“凤琯”指的是宫廷中的音乐乐器,这里借指宫廷内的欢庆活动,“春风入”则暗示了新年的温暖与生机;“龙墀”是皇宫的代称,“化日长”意味着新年的光明与长久,整个画面充满了祥和与希望。
最后,“献椒歌有庆,行苇乐无央”两句,通过“献椒”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与庆祝,同时“行苇乐无央”则寓意着庆祝活动的欢乐无穷,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庆祝新年的盛况,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新年美好愿景的寄托。
向暝卧竹榻,适意任倚斜。
眠迟因爱月,坐久为陪花。
冷露侵罗袜,微风动幕纱。
虫声鸣石砌,萤火度檐牙。
遣闷三杯酒,耽吟一碗茶。
闲居忘节序,回首感年华。
素不因人势,寥寥日处家。
但领清幽趣,何忧俗务奢?
王孙落魄无知者,手把长竿钓城下。
城边漂母哀王孙,每日相逢进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毕,岂望将来更报恩。
钓竿一掷仗剑走,龙变云蒸骇九有。
锦衣此日归故乡,独奉千金酬漂母。
贫贱英雄最可怜,肯因富贵忘当年。
区区一饭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
君不见,南昌亭长小人也,召见犹蒙赐百钱。
浪拥江声,云浮海气,奔流直下吴淞。
巨壑腾蛟,危楼结蜃,遥天万里空濛。喷薄起鱼龙。
念苍茫身世,寄与艨艟。
浊酒孤斟,铜弦高唱大江东。八蛮重译来同。
算汉家长策,只是和戎。
水驿驰轮,楼船激箭,海门百道能通。落日大旗红。
叹藩篱久撤,谁靖边烽。
聊把黄金买醉,歌舞向西风。
玉露凝香,金风傅彩,更谁锡与嘉名。
移来鹿苑,相好自天成。
见说汉宫仙掌,轻将去、铅泪双零。
算争似、玉毫光里,一指證无生。
兜罗垂引处,乍伸还屈,示现分明。
想拈花俱笑,指月同清。
应是散花人至,邻虚界、蓦地香城。
慈云护、掺掺亲供,相对展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