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
《谒假过家人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

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

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

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

感彼怀久要,愧兹恋微禄。

得归复舍去,既至不遑宿。

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探访家人小雄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句“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之人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山中的水流跃过屋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描绘了山岩崩塌,云雾散开,水流直冲而下的壮观景象,竹林被水流冲击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则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无常,溪流可能改变流向,岸边的小径也可能突然变成深谷,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而“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高耸的悬崖和瀑布,瀑布如同从天而降,形成了三叠层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

接下来,“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静坐,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通过“石床”和“茶灶”的细节,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而“感彼怀久要,愧兹恋微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己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

最后,“得归复舍去,既至不遑宿”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自然,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束缚的矛盾心情。“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则是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承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存,不给山神带来羞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冉泾书院十二咏·其四存一斋

先民递传恭,惟一益亲切。

斋居诵新铭,敬对不敢亵。

(0)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其三

点点易未了,山中年复年。

期君弄春水,早渡越江船。

(0)

荆葵叹

麦萎太半荆葵多,不独稂莠妨嘉禾。

荆葵作粉堪食饿,稂莠稂莠无一可。

嗟彼小人无才为稂莠,有才为荆葵。

大都害君子,观物兴予悲。

荆葵多,勿复道,四虫恣食三秋老。

(0)

徐太史薜荔园辞·其八留月峰

月明兮峰景,既东兮复西指。

佳期兮夕骋,扣环窦兮栖栖。

(0)

再用韵荅文玉兼赏佳句·其一

秋月将弦夜,林居自老身。

社无邀酒地,里有和诗人。

照隐看悬鉴,穷玄拟驾轮。

一明千里共,爱子笔如神。

(0)

又荅文玉·其二

根拨幸知花,自谓将食实。

高才迥绝尘,名先建安七。

清甘入人脾,霜馀啖新蜜。

袖然首王廷,天定真可必。

礼乐三千言,纵横墨如漆。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