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高耸骨,眼深藏神。诸缘㳷合,一默真醇。
自得混成物我,谁能碎折根尘。
不来而来不见见,会有知音彼上人。
额高耸骨,眼深藏神。诸缘㳷合,一默真醇。
自得混成物我,谁能碎折根尘。
不来而来不见见,会有知音彼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他独特的气质和禅定的境界。"额高耸骨"象征着他的智慧与坚定,"眼深藏神"则暗示了他内心的深邃和洞察力。"诸缘㳷合,一默真醇"表达了他超脱于世俗纷扰,沉浸在寂静禅定中的纯粹心境。"混成物我"意味着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根尘碎折"则体现了他对世间束缚的超越。
最后两句"不来而来不见见,会有知音彼上人",进一步揭示了这位禅师的不拘形迹,他的存在超越了言语和形式,只有真正理解和共鸣的人才能感知到他的存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内在修为和超然境界的诗,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禅宗的交融。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儿。
琅函赤轴富裒蓄,金作蛟龙盘绣栭。
撞钟击钵走聋俗,圣典寂寞令人悲。
我登九经堂,四顾光陆离。
画檐散彩喷朝日,翠幌倒影摇天池。
牙签插架争突兀,若有鬼物森持扶。
使君雅意尊经术,故辟后圃披遗基。
咄嗟土木上星汉,下视仙宫梵宇俱么微。
我愿兹堂遍寰海,共治皆以经为师。
一变人心至齐鲁,再使风俗跻农羲。
却向兹堂命宾友,霜藤象管唱新诗。
东风吹到君王耳,唤取文翁归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