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贫困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与情感交流。
首句“苇门破如席,纠以苦竹根”描绘了家境的贫寒,破旧的芦苇门和用苦竹根捆绑的修补痕迹,暗示了家庭生活的艰辛。接着,“得毋孟家里,老屋千年存”一句,似乎在引用孟子关于老屋的典故,强调了老屋虽破旧却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记忆。
“哀鸟恋丛灌,月射苍烟昏”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哀鸟依恋着周围的灌木丛,月光透过苍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灯篝黯无焰,座上蓬发髡”描述了室内灯光微弱,蓬乱的头发映衬出生活的困顿。
“儿影绕凄瘦,絮薄肤不温”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成员的瘦弱与寒冷,孩子的身影在凄冷中环绕,薄薄的棉絮无法带来温暖。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依存与关爱。
“咿唔隔窗纸,响与霜风吞”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孩子们的声音隔着窗户纸传来,与外面的霜风交织在一起。这一场景既温馨又充满寒意,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可怜慈母念,摧恻难具言”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同情与思念,母亲的关怀与痛苦难以言表。接下来,“婴孩于书卷,往往仇不亲”描绘了孩子对书籍的亲近,与对亲人的疏远,反映了教育与亲情之间的微妙关系。
“鞭挞示佯怒,酸泪胸臆沦”描述了父亲对孩子的管教方式,虽然看似严厉,实则充满了深沉的爱与无奈。父亲的泪水在心中流淌,表现了他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与期望。
“但云汝违教,遗书吾且焚”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即使孩子违背了教导,他也不忍心销毁那些书籍,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传承。
“忍使九京下,饮泣无安魂”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即使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平息内心的悲痛与思念。
“鸡鸣慰之睡,恐复劳其神”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照顾与安慰,即使在忙碌中,也会给予彼此温暖与支持。
“兀坐珍残膏,还理机杼纷”描述了母亲在灯下缝补衣物的情景,体现了女性的勤劳与坚韧。
“诱掖得成立,千万荼蓼辛”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与付出,尽管过程艰辛,但为了子女的未来,父母愿意付出一切。
“只此尺幅中,笔笔心血痕”强调了文字与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情与努力,每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
“先生持示我,往迹覼缕陈”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分享这些故事,传递了家族的记忆与价值观。
“伯也少科第,藉或报所恩”描述了家族中长辈的成就与贡献,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了社会与家庭的恩情。
“五马未传诰,遽萎庭阶萱”表达了对家族中重要人物早逝的遗憾与哀伤,他们的离去让家庭失去了支柱。
“萱萎痛已矣,棣鄂随凋零”描绘了家族成员相继离世的悲痛,如同萱草与棣棠树的凋零,象征着家族的衰落。
“孝弟亦何事,飘灭均埃尘”表达了对孝顺与兄弟之情的思考,它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散,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
“出门望邱垄,垄上天沄浑”描绘了面对死亡的无奈与哀愁,家人走出家门,望着远处的坟墓,天空显得浑浊不清。
“入门向床壁,触目多遗文”描述了家中到处都是逝去亲人留下的文字与物品,这些遗物成为了他们存在的证明。
“遗文阿兄读,丹铅母手经”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传承,哥哥阅读着母亲的手稿,其中包含了家族的故事与智慧。
“挥髯咀儿味,岁月逝飙轮”描绘了家族成员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分享过去的回忆,时光在笑声与感慨中流逝。
“菱溪流日夕,荻芽看复新”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机,即使在悲伤中,生命依然在继续。
“噩梦堕虚幌,但听秋虫喧”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恐惧,噩梦中充满了秋虫的叫声,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哀愁。
“兹图胜阡表,珍袭贻后昆”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重视与传承,这幅画胜过传统的墓碑,成为后代了解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痛哉蓼莪什,涕泪终乾坤”表达了对家族历史中痛苦与悲伤的总结,这些情感贯穿了整个宇宙,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