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明月,照高楼无恙。只是清宵易惆怅。
算姮娥识我,不为閒愁,飞动意、把盏凄然北向。
酒醒乌鹊起,一碧云罗,遥指虚无断征鞅。
知道有前期,对影闻声,甚邈隔、万重山样。
须信是、琼楼不胜寒,犹自有愁人,白头吟望。
年年明月,照高楼无恙。只是清宵易惆怅。
算姮娥识我,不为閒愁,飞动意、把盏凄然北向。
酒醒乌鹊起,一碧云罗,遥指虚无断征鞅。
知道有前期,对影闻声,甚邈隔、万重山样。
须信是、琼楼不胜寒,犹自有愁人,白头吟望。
这首词以月光和高楼为背景,描绘了词人在清冷的夜晚独自饮酒,心中充满惆怅与思念。"年年明月,照高楼无恙",表达了月夜的永恒与词人内心的孤独。"只是清宵易惆怅",直接点出词人的内心感受,暗示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算姮娥识我,不为閒愁,飞动意、把盏凄然北向",词人仿佛将情感寄托于月宫中的嫦娥,她或许能理解他的愁绪。"酒醒乌鹊起,一碧云罗,遥指虚无断征鞅",借乌鹊和云彩的意象,表达对远方的期待与失落。
"知道有前期,对影闻声,甚邈隔、万重山样",词人想象与所思之人虽有约定,但因距离遥远,如同隔着万座山。"须信是、琼楼不胜寒",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寒冷。最后,"犹自有愁人,白头吟望",词人以白头之态,形象地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无尽的期待。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洞仙歌》通过月夜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传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风的婉约与深沉。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山童莫唱青林乐,清商暗吹愁到。
桐翠垂檐,槐黄糁径,吟断露昏烟晓。
疏帘梦觉,待写入琴丝,和成凄调。
冷落齐纨,一襟哀怨更谁吊。
年年蜕痕未换,剩西风鬓影,难寄幽抱。
碧树无情,斜阳易晚,消受凄凉多少。
余音自袅,忍唤得秋来,顿教秋老。
漫约孤蛩,背灯啼夜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