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这首《摸鱼儿》是清代诗人项鸿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山与梅花、鹤影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开篇即以“先生”自指,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居所的遗憾,同时将孤山与宋代诗人林和靖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玉簪与冬青赋予情感,表达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的无奈与悲叹。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诗人试图回忆过去,寻找那些被遗忘的、充满诗意的场景,但又感叹于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已无人能识,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这一段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时的景象,梅坞、云雾、鹤影与倒映的楼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诗人想象自己在阁楼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小窗邀请读者一同感受这份宁静与自在。
“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诗人展望未来,希望自己的志向能在后人的话语中得到传承,留下文字作为见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最后,诗人劝告世人不必过多追问,只需在醉意中享受眼前的美景,让微风唤醒心中的诗意。
“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结尾部分,诗人描绘了月光下的山岭、清磬声与画船,以及月光照耀万花之巅的壮丽景象,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
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
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
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
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
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
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
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
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
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
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
肺伤虽怕酒,心健尚誇诗。
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
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
读书复骑射,带剑游淮阴。
淮阴少年辈,千里远相寻。
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
岛夷九州外,泉馆三山深。
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天寒蒹葭渚,日落云梦林。
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送归青门外,车马去骎骎。
惆怅新丰树,空馀天际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