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惹晴云酿雨时,东城无处不芳菲。
斜坡草短孤麛卧,平垄麦深双雉飞。
照坞乱花惊客眼,罥空轻絮点郎衣。
年来意气多羁束,无复长楸带酒归。
苒惹晴云酿雨时,东城无处不芳菲。
斜坡草短孤麛卧,平垄麦深双雉飞。
照坞乱花惊客眼,罥空轻絮点郎衣。
年来意气多羁束,无复长楸带酒归。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漳南十咏》之十《东郊》,描绘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苒惹晴云酿雨时”形象地写出春日晴空中的云彩慢慢凝聚,预示着可能的降雨,为画面增添了朦胧的诗意。接下来的“东城无处不芳菲”强调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无论何处都能见到生机盎然。
“斜坡草短孤麛卧”描绘了小山坡上,新生的小鹿悠闲地躺着,展现了生命的宁静与和谐。“平垄麦深双雉飞”则转而描绘田野间,麦浪翻滚,一对野鸡翩翩起舞,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照坞乱花惊客眼,罥空轻絮点郎衣”两句通过“乱花”和“轻絮”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闹与轻盈,同时“惊客眼”和“点郎衣”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被触动的心情。
最后,“年来意气多羁束,无复长楸带酒归”表达了诗人近年来心境的变化,感叹自己意气不再如昔,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带着酒意漫步在长满柳树的道路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落寞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北宋时期士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