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马叔宝惠佛像琴弦》
《谢马叔宝惠佛像琴弦》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故人知我久忘情,不假苞苴远寄诚。

金范晬容窥往制,丝传流水得遗声。

邻鸡破晓炉边静,霜月储清席上横。

香散曲终谁会意,与君相望一高城。

(0)
鉴赏

此诗《谢马叔宝惠佛像琴弦》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与对艺术的共同追求。

首联“故人知我久忘情,不假苞苴远寄诚”,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无需借助物质馈赠,仅凭心意便能跨越距离,传递真诚。这里“苞苴”原指古代官场中送礼的习俗,此处反其意而用之,强调了友情的纯粹与高尚。

颔联“金范晬容窥往制,丝传流水得遗声”,进一步展现了友人赠送的佛像琴弦背后的文化与艺术价值。金范代表了古代铸造工艺的精湛,晬容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丝传流水,则是借用了古琴演奏时的美妙意境,表达了这份礼物不仅承载着友情,更蕴含着对美好艺术的传承与欣赏。

颈联“邻鸡破晓炉边静,霜月储清席上横”,描绘了一幅清晨宁静的画面,鸡鸣破晓,炉火渐熄,霜月映照在清冷的宴席之上。这一场景既烘托出赠礼后友人间相聚的温馨氛围,也暗含了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慨。

尾联“香散曲终谁会意,与君相望一高城”,以淡淡的香气和结束的乐曲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不同之处,但心灵相通,情感相连。最后一句“与君相望一高城”则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寓意着即使相隔千里,友谊与艺术的纽带依然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艺术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回味,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陆涧鹤年伯以和卢彬士金陵绝句见示因次其韵六首·其五秦淮河

秋试当年最胜时,湘帘桦烛寄游思。

淮清桥下风流尽,头白诗人又卖痴。

(0)

子夜夏歌八首·其六

河梁不可渡,今夕梦当归。

空房无灯烛,夜夜流萤飞。

(0)

子夜春歌八首·其八

侬是博山炉,栖托忘忧馆。

觅取博山香,薰得郎心暖。

(0)

题太仓陆涵年伯古稀自述诗后二首·其一

再造河山替,岿然剩此身。

死生提挈感,骚雅乱离人。

谁屋乌爰止,巢林燕不春。

言寻大雄氏,即此避嚣尘。

(0)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其二

水作旋涡深复深,菱丝十丈繫郎心。

却愁风雨横塘暮,万绪千头何处寻。

(0)

哭黄藜阁同年八首·其四

转蓬燕越苦贫辛,芳草天涯又一春。

安得孔颜存古道,不教元亮走风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