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秀亭秋怀十五首·其七》
《秀亭秋怀十五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一针落大海,万古无还期。

纤纤刺绣女,断肠终尔思。

物重干将去,心愿精卫为。

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

铦锋贯綵缕,缝纫实所宜。

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

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遗。

(0)
翻译
一针投入大海,永远没有归期。
纤细的绣女,内心悲痛,始终思念着你。
珍贵物品如同干将剑般离去,我的心愿只有精卫鸟能理解。
邻居老妇恰好有这样一件,她热情地送来。
锋利的针穿透彩线,这正是缝纫所需。
这不是我往昔的物件,睹物思人,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何大丈夫,轻易忘记恩情,仿佛从未拥有过。
注释
一针:比喻。
大海:象征无尽的分离。
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细巧。
刺绣女:指做刺绣的女子。
干将:古代名剑,象征贵重物品。
精卫:神话中的鸟,象征坚定的决心。
邻妪:邻居的老妇。
殷勤:热情周到。
铦锋:锐利的针尖。
贯綵缕:穿透彩线。
匪妾:不是我旧时的东西。
怆然:悲伤的样子。
大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忘恩:忘记恩情。
忽如遗:突然忘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对往昔情深的缅怀和哀愁。"一针落大海,万古无还期"以宏大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难以挽回的情感。接着"纤纤刺绣女,断肠终尔思"则具体描写了一位细心缝制的女子,她的心思如同针线一般细腻,却又如刀割般痛苦。

"物重干将去,心愿精卫为"显示了她对过往记忆的珍视和守护之情。"邻妪适有此,殷勤来献之"则是说邻家女子恰巧拥有这件物品,她殷切地带来了这份馈赠。

"铦锋贯綵缕,缝纫实所宜"描绘了针线穿梭的精细工艺,也隐喻着记忆与情感的深入人心。最后两句"匪妾旧时物,怆然双泪垂。如何大丈夫,忘恩忽如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旧物和往昔之情的珍惜,以及对于男子汉忘记往昔恩情的不解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针线比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集古.汉女

大边物色更无春,碧玉芳年事冠军。

人世死前惟有别,阳台去作不归云。

(0)

襄阳咏史·其四十六金沙泉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

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0)

魏徵

立朝谠议尽良规,谁使君王死后疑。

一旦銮舆渡辽水,即时扶起墓前碑。

(0)

游青莲分韵得春字

四面山围故故青,茶烟榻畔坐忘身。

与师贪论安心法,门外飞花送却春。

(0)

赠医郭显道

小隐嵩阳种德时,智能博物物皆归。

笼中无愧狄仁杰,山下常逢台孝威。

子细论来生可养,斩新卦得遁之肥。

粗疏谁似嵇中散,幽愤诗成忆采薇。

(0)

壬寅九日同史正之刘济之君祥仲宽姚子昂东城小酌寄锦堂王君玉·其一

长天一色雁行斜,雨过南山气势加。

懒后不冠羞白发,兴来无酒负黄花。

何人见忆闲陶令,有客徒嘲老孟嘉。

秋景满前宜共赏,未应件件属诗家。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