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曾阿宜往戍》
《送曾阿宜往戍》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几年西戍暂归田,又向澄江买去船。

剑阁山峦雄蔽日,昆明池水阔浮天。

故园此际同明月,蛮域明朝隔瘴烟。

此去须期剿胡虏,丈夫勋业在安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éngāwǎngshù
sòng / qián

nián西shùzànguītiányòuxiàngchéngjiāngmǎichuán

jiànshānluánxióngkūnmíngchíshuǐkuòtiān

yuántóngmíngyuèmánmíngcháozhàngyān

jiǎozhàngxūnzàiānbiān

翻译
多年在外守边疆,短暂回乡后又要买舟江上。
剑阁山岭高耸遮日,昆明池水浩渺如天边。
故乡此刻与明月共照,明日即将踏入蛮荒之地,瘴气缭绕。
此行目标必当讨伐胡虏,男儿功名在于守卫边疆。
注释
西戍:西部边疆戍守。
暂归田:暂时回到家乡。
澄江:清澈的江边。
剑阁:地名,剑门关附近险峻的山脉。
昆明池: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广阔的水面。
蛮域:偏远的蛮荒地区。
瘴烟:热带雨林中的有毒雾气。
剿胡虏:讨伐敌对势力。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勋业:功绩,事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士临行前夕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几年西戍暂归田,又向澄江买去船”两句,表明诗人在边疆(西戍)戍守多年,现在短暂回乡,但很快又要启程前往另一个地方,购买船只准备再次出发。这不仅反映了古代武士频繁的征战生活,也体现了他们不得不随时应对国家边防需要的心情。

接着,“剑阁山峦雄蔽日,昆明池水阔浮天”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宏伟与开阔的气势。剑阁是古代著名关隘之地,其山脉雄伟,昆明池则以辽阔著称,这些景象不仅映衬了诗人胸襟,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边疆征战。

“故园此际同明月,蛮域明朝隔瘴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异族地区(蛮域)的遥想。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蛮域”则是古代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这两句通过明月与瘴烟,巧妙地将家国之情与边疆征战的情境相结合。

最后,“此去须期剿胡虏,丈夫勋业在安边”两句,则是诗人对即将执行的任务——剿灭北方异族(胡虏)的决心和期待。这里的“丈夫”意味着勇敢而坚定的男子汉,而“勋业”则是指功绩与事业。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边疆戍守、对抗外敌的职责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家国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武士临行前的复杂心理,同时也映射出了古代边疆戍守生活的艰辛与壮丽。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春尽有感

等春不到怨春迟,又是红稀绿满枝。

雨后晚花犹好在,槛前残醉欲醒时。

百年人事皆如许,千载诗声亦浪垂。

金印不争争钓石,更饶争得鬓边丝。

(0)

泊樟镇

北地三接淅,重来四肃霜。

日斜秋树转,市散暮船忙。

波捲清中白,霞翻紫外黄。

汀沙浑换却,不记旧圜方。

(0)

和萧伯振祷雨

云气微升又霍然,虚疑数点长三川。

渚东粳稻今无雨,社曲桑麻莫问天。

饿死何愁更平籴,野夫半去只荒田。

未辞托命长镵柄,黄独那能支一年。

(0)

行部有日喜雨

一雨天良苦,连宵酿不成。

强摩昏睡眼,来看滴阶声。

环细开来大,珠跳灭又生。

稻花知我出,喷雪待相迎。

(0)

早起

不分老铃下,苦来惊我眠。

要知甘寝处,最是欲明天。

未了公家事,难销月俸钱。

坐曹临讼罢,残烛正荧然。

(0)

早发建安寺过大栎虚

睡美那能动,朝凉强作行。

吾方犯星起,人已趁虚声。

近路还如许,长途作么生。

两亲今正老,三釜又须营。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