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其一留春》
《洞仙歌·其一留春》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花恨月恼。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

闲事不关心,算四时皆好。

从来又说,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

须痛饮,莫放欢情草草。年少。

尚忆瑶阶,得隽寻芳,骖驔东城,适见垂鞭,酕醄南陌,又逢低帽。

莺花荡眼,功名满意,无限嬉游,荣华事、如梦杳。

伤富贵浮云,曾萦怀抱。为春醉倒。愿花更好。

春休老。开口笑。占醉乡、莫教人到。

(0)
注释
花:花卉。
恨:遗憾。
月:月亮。
更:更加。
夏:夏天。
凉风:凉爽的风。
冬:冬天。
轩:窗户。
雪皎:雪白明亮。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
四时:四季。
春台:春天的高处。
登览:登高眺望。
惜:惋惜。
痛饮:豪饮。
草草:匆匆忙忙。
年少:年轻。
瑶阶:玉石台阶。
隽:美好。
寻芳:寻找芬芳。
骖驔:驾车出游。
垂鞭:垂下马鞭。
酕醄:酒醉。
南陌:南边的道路。
低帽:戴低帽的人。
莺花:黄莺和花朵。
荡眼:眩目。
功名:功绩和名声。
满意:满足。
嬉游:游玩。
如梦杳:像梦境般消失。
富贵浮云:短暂的富贵。
萦怀抱:萦绕在心头。
春醉倒:因春而醉。
花更好:希望花儿更美。
春休老:春天不要老去。
开口笑:笑口常开。
醉乡:醉人的世界。
莫教:不要让。
人到:别人来到。
翻译
花儿感伤月色,夏日有凉风,冬日轩窗雪白。
我无暇顾及琐事,四季都令人愉悦。
人们常说,春天登高赏景,心情常常因春逝而惋惜。
应当尽情畅饮,不要让欢乐匆匆结束,因为我们正值青春。
还记得瑶阶之上,寻觅芬芳,驾车东行,偶遇垂鞭者,又遇见戴低帽的人。
莺歌花舞令人眼花缭乱,功名心满意足,无数游乐时光,荣华如梦般消逝。
感叹富贵如浮云,曾萦绕心头。因春醉倒,但愿花开得更美。
春天不要老去,让我们开怀大笑,占据醉乡,不让他人涉足。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一》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沉思。开篇“花恨月恼”四字,以花与月的意象,寓言了春光易逝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描绘了四季变换,暗示时光流转,而词人却无心于世事,只觉四季皆好,体现出他的超然态度。

“从来又说,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进一步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珍惜,以及对春去的惋惜。词人劝告自己要尽情享受当下,不要轻易让欢乐匆匆溜走。“年少”两句回忆青春年华的美好时光,游历东城、南陌,欣赏莺花美景,追求功名,然而这些都如梦幻般消逝。

“伤富贵浮云,曾萦怀抱”揭示出词人对富贵荣华的反思,认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他醉倒在春天的美酒中,希望春光永驻,不愿醒来。最后,词人以“开口笑,占醉乡、莫教人到”收束,表达了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世俗打扰,只想沉浸在醉乡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春光的热爱与留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鸡鸣山

鸡鸣山下凝双眼,不见鸡鸣空断桥。

寂寂葩园谁稷黍,伫随流水恨前朝。

(0)

初夏

步入园亭暮霭生,凉风初试苧衣轻。

掷帘细认重来燕,绕径如闻旧啭莺。

绿树高低青子半,碧山浓淡翠云横。

望中不尽迢遥意,欲赋鸣皋寄有情。

(0)

春日阻风部中限韵

白昼日黄天欲浮,燕城三月似高秋。

涛生宫掖沙惊树,花覆苑墙春隐楼。

朝马不嘶金勒断,塞鸿无路到关愁。

却思丰沛有遗恨,猛士彫残蔓草稠。

(0)

莺声

蘼芜香婉昼阴森,带得春娇出上林。

睍睆数声庭院静,暖烟深养玉巢金。

(0)

蛛网

雀瞰庭虚喙我禾,鼠牙穿屋恼人多。

高张牖户成何用,空费机心作网罗。

(0)

集庆寺观宋徽宗遗像

鼎沸中原宋社亡,萋萋藤蔓掩颓墙。

山僧留得君王像,翠佩云鬟倚靓妆。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