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丁何年开翠岑,穹窿石室高千寻。
烟生丹灶火常在,花落碧桃春又深。
倚岩怀古成浩叹,扫壁题诗还自吟。
日华月华去已远,玉笛谁能传妙音。
六丁何年开翠岑,穹窿石室高千寻。
烟生丹灶火常在,花落碧桃春又深。
倚岩怀古成浩叹,扫壁题诗还自吟。
日华月华去已远,玉笛谁能传妙音。
这首诗描绘了七星岩这一自然奇观的壮丽与神秘。诗人陈琏以细腻的笔触,将七星岩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六丁何年开翠岑”,开篇即以神话色彩浓厚的“六丁”开山,赋予了七星岩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穹窿石室高千寻”,描述了石室之高大,仿佛直插云霄,展现出其雄伟壮观的景象。“烟生丹灶火常在,花落碧桃春又深”,这两句通过“丹灶”和“碧桃”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七星岩内可能存在的隐秘洞穴和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道家文化中的仙气与长寿之意。“倚岩怀古成浩叹,扫壁题诗还自吟”,诗人站在岩石之上,回望历史,不禁发出感慨,同时在墙壁上题诗,自得其乐,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日华月华去已远,玉笛谁能传妙音”,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能在此地吹奏美妙笛声之人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七星岩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历史、神话、自然与人文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宿雨虽乍晴,轻云犹出岫。
春深卉木繁,千岩衒芳秀。
谁云山径幽,涓涓响寒溜。
时禽助好音,百啭引鸟脰。
老僧邀客留,蒲帘捲圭窦。
侧耳石鼎傍,蝇声辩汤候。
茶品颇自修,击拂振襟袖。
勤劬爇炉香,挹试殆三嗅。
稍定与之言,飘然出尘垢。
坐久月华生,澄潭明列宿。
当今文伯眉阳苏,新词的皪垂明珠。
我公江南独继步,名誉籍甚传清都。
达人嗜好与俗异,谁欲海边逐臭夫。
小生结发读书史,隐悯每愿脱世儒。
几载俛首黉堂趋,争唼粱藻从群凫。
野人鼓瑟不解竽,悠悠举目谁与娱。
幸有达者黄与苏,谁复局蹐如辕驹。
古来志士耻沈没,参军慷慨曳长裾。
相知宁论贵贱敌,诗奏终使兰艾殊。
当时仲宣亦小弱,蔡公叹其才不如。
乃知士子名未立,须藉显达齿论馀。
婴儿失乳投母哺,当亦饮食琼浆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