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溪山百战经,平沙洲际暮云停。
天门夜色莽摇动,巫峡江流歘杳冥。
戍重鸠兹通楚塞,镇严姑孰望新亭。
隔篱芦管休呜咽,恐有潜蛟带雨听。
寂寞溪山百战经,平沙洲际暮云停。
天门夜色莽摇动,巫峡江流歘杳冥。
戍重鸠兹通楚塞,镇严姑孰望新亭。
隔篱芦管休呜咽,恐有潜蛟带雨听。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江景图。诗人黄景仁以“梁山夜泊”为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寂寞溪山百战经”,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历经沧桑的氛围,仿佛溪山之间承载着无数战斗的痕迹,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平沙洲际暮云停”一句,通过平沙与暮云的静止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静谧与动态的和谐共存。
“天门夜色莽摇动,巫峡江流歘杳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天门的夜色与巫峡的江流进行对比,前者显得神秘莫测,后者则深邃不可见底,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神秘的夜景画卷。这里的“莽摇动”与“杳冥”分别描绘了夜色的动荡与江流的深远,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戍重鸠兹通楚塞,镇严姑孰望新亭”两句,转而描绘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交织。这里不仅提到了军事要塞与城镇,还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隔篱芦管休呜咽,恐有潜蛟带雨听”一句,以芦管的呜咽声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芦管声与潜蛟的听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想象空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黄景仁的《梁山夜泊》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夜晚江景的壮美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