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
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
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
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
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圣因行宫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清朗的湖光山色与和谐的自然景象。首联“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点明了地点与环境,湖水明亮,白沙堤上景色独特,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仿佛是两个发髻,而行馆与招提(寺庙)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区域,增添了诗的意境。
颈联“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景,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花香鸟鸣,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尾联“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即使是在艳舞清歌的场合,也无需过多装饰,因为内心的喜悦与民众的欢愉是相通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孝经教孝本有方,身体发肤无毁伤。
孝子尽孝身不顾,庸行乃以奇节著。
先生至孝世所推,一篇记事始末该。
乃翁殒蜀返旅榇,一痛几绝何悲哀。
谁知风木惊难已,萱闱又染沈屙矣。
子规啼血双泪枯,少子未归愁不起。
仓皇难觅长生药,曾说有汤命堪续。
此身本是父母生,何惜区区一块肉。
引刀割肉裂帛缠,焚香默祷情何专。
一脔进母疾稍愈,已见至诚能格天。
呜呼,至诚格天竟如此,我今作歌告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