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自咏五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而自身未能实现心愿的焦虑与疑惑。他意识到自己因为贪恋世俗的荣华富贵而不得不留在朝廷,但内心渴望摆脱这些牵绊,去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两句,诗人坦白自己的贪念是为了日渐增加的财物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要制定一个返回农村的计划。这里的“归田计”,指的是要放弃官场的生活,回到乡村去过一种更为平静和自然的生活。
“亦须随丰约, 可得无限剂”两句,则是在说即便是留在世间,也应当适度,不必过于追求物质的富足,因为适度的生活才是永恒的良药。这里的“随丰约”,意味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追求多少财富,而不是无止境地贪婪。
最后两句“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则是在问,如果一直等到满足了所有物质欲望再选择休息,那么这份休息又将在什么年龄才能实现。这里诗人通过自问,表达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是白居易倡导“为民请命”的文学主张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
道人乐岩栖,泉石厌眼耳。
胡为一叶舟,汎汎西湖水。
应怜老居士,巾屦困尘滓。
相从一笑顷,茗碗浮云蕊。
江天正摇落,秋色淡如洗。
宴坐俯层轩,梢云森凤尾。
眷言东溪老,挺立万夫伟。
平生海潮音,卷舌付诸子。
维此岑邃师,道学究终始。
当年几酬对,万法一弹指。
要当出新句,特用问兴止。
江河有馀润,今我亦随喜。
规营端欲老渔樵,尚着青衫底百僚。
长占广文眠雪夜,分无金谷度花朝。
多惭软语怜根钝,纵与香名奈实聊。
四海如公今有几,交情不逐岁寒凋。
以慈为室,以忍为衣。法空为座,示同体悲。
四十八愿,为世所归。如日没时,鸟接翅飞。
大哉甘露,妙法总持。令我观门,洞开坦夷。
谛见自心,妙绝知思。是皈依处,真不思议。
律我意马,使不妄驰。光明现前,见白莲池。
不假中阴,屈伸顷时。欣然化生,如八岁儿。
何以至此,请审思之。皆我精进,想力所持。
稽首妙湛,不动巍巍。令一切众,绝痴暗疑。
有同愿者,但瞻导师。脱然蝉蜕,出五浊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