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答新都汪仲嘉》
《寄答新都汪仲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离心忽怅然,倚杖望霜天。

南飞北雁行将尽,不见黄山一字传。

忆昨垂杨古渡头,啼莺两岸送行舟。

别来几日黄叶落,白云衰草寒悠悠。

君期我奋天池翼,岂谓长林方偃息。

日长无事掩柴门,惟有青山见颜色。

忆君归卧白云庐,日闭筠帘看道书。

涓子玉颜知不改,向平佳兴近何如。

我从蹈郭餐金液,渐向秋风生八翮。

黄山白岳游有期,为余净扫松间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寄答新都汪仲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汪仲嘉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离心忽怅然,倚杖望霜天”,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倚杖远眺霜天,更显出一种凄凉之感。接着,“南飞北雁行将尽,不见黄山一字传”两句,以南飞北雁的迁徙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遥远,黄山一字未传,暗示了友人消息的断绝,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忆昨垂杨古渡头,啼莺两岸送行舟”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垂杨古渡头分别的情景,啼莺的啼鸣仿佛在两岸送别行舟,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别来几日黄叶落,白云衰草寒悠悠”两句,通过黄叶的凋零、白云的衰败、衰草的寒意,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萧瑟,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哀愁。

“君期我奋天池翼,岂谓长林方偃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期待其展翅高飞的愿景,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内心的不甘与寂寞。而“日长无事掩柴门,惟有青山见颜色”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独,只有青山相伴,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

最后,“忆君归卧白云庐,日闭筠帘看道书”想象友人归隐山林,闭门读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涓子玉颜知不改,向平佳兴近何如”则是对友人容颜与兴致的关切,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关怀。

“我从蹈郭餐金液,渐向秋风生八翮”描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渴望自由与飞翔。“黄山白岳游有期,为余净扫松间石”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愿望,希望友人能为他清扫松间石,预示着未来的重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习凿齿宅

习侯有世德,冠冕袭鵔鸃。

裔孙富六艺,凿齿四海知。

苏岭陟家山,高阳浮故池。

著书山水间,秀发胸中奇。

间从弥天释,善戏间廋辞。

尚友虽异代,斯人可夙期。

(0)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诸公韵

土渴山焦独在阿,考槃孰与世相过。

皇皇夫子犹伤凤,碌碌苍生尚执柯。

头白已惊为学晚,日长赢得读书多。

北禅释子应相笑,树瘿多年变木鹅。

(0)

过昆阳城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龙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0)

未晓出双池小雪作

匆匆蓐食过重丘,炬影通林见远流。

云物澜翻烟羃历,细风吹霰上征裘。

(0)

句·其二

每恨从来欠机会,却怜今代少英雄。

(0)

朝中措·其二就酌菖酒饯教忠,再用韵

南风吹棹过吴头。聚散付云浮。

且共一杯怀楚,须期万户封留。

藕花时候,五湖烟雨,西子扁舟。

转首梦回残角,征人塞上新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