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未晓出双池小雪作》
《未晓出双池小雪作》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匆匆蓐食过重丘,炬影通林见远流。

云物澜翻烟羃历,细风吹霰上征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xiǎochūshuāngchíxiǎoxuězuò
sòng / zhì

cōngcōngshíguòzhòngqiūyǐngtōnglínjiànyuǎnliú

yúnlánfānyānfēngchuīxiànshàngzhēngqiú

翻译
匆匆忙忙地吃过早饭,穿过重重山丘,火把的光影在树林中照见远方的流水。
云雾翻腾如波涛,烟霭弥漫,微风中飘落的雪粒打在行者的征衣上。
注释
匆匆:急忙。
蓐食:早饭。
重丘:重重山丘。
炬影:火把的光影。
远流:远方的流水。
云物:云雾。
澜翻:翻腾如波涛。
烟羃:烟霭弥漫。
细风:微风。
霰:雪粒。
征裘:行者的征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语言简洁而生动。"匆匆蓐食过重丘"一句中,“蓐食”指行走之急速,"重丘"则是层叠的山丘,表达了旅人急促地通过连绵起伏的山丘,这种急促反映出一种迫切的心情。"炬影通林见远流"中,“炬影”指的是阳光透过树木形成的斑驳光影,而“远流”则是远处的小溪,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展示了冬日山林的宁静与美丽。

"云物澜翻烟羃历"一句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物象模糊不清的景致,“云物”指的是云间隐现的山形,"澜翻"则是波动不息的样子,而“烟羃历”则是云雾缭绕之中物象的轮廓线条。这个意象丰富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细风吹霰上征裘"中的“细风”、“吹霰”都指的是微小的雪花随着轻柔的风在空中飘舞,而“上征裘”则是旅人因寒冷而增加衣物以御寒。这里既表达了冬日的严寒,也透露出了诗人出行时的艰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自旅行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感悟情感的能力。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其三

区区敢计一身存,剥尽皮毛尚有根。

有客款门歌慷慨,清风为我濯尘裈。

(0)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其一

半菽生涯志九霄,诗篇妙处压刘曹。

朵颐钟鼎人都错,自有灵龟价最高。

(0)

小山即事·其二

当时尝爱酒,此夕更登楼。

月有十分好,人无一点愁。

云山开宿雾,灯火近清秋。

何事太孤绝,前身是楚囚。

(0)

重游禅林寺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

竹窗松径幽深处,只有黄花认著人。

(0)

鹊桥仙·其二

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又是春愁滋味。

池边昨夜雨兼风,战红杏、馀香乱坠。

阴阴亭榭,暖烟轻柳,万缕黄金窣地。

一双新燕却重来,但暗把、罗巾掩泪。

(0)

辰光门

北林苍翠拱岩闉,中起红楼迥照人。

四面山河千古在,百年城市一朝新。

夜深灯火明沙路,秋冷笙歌拥画轮。

莫讶使君频宴乐,欲令盍郡物皆春。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