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句曲更茅山,只到栖霞说半年。
暂学僧閒犹未得,几时真个作神仙。
休论句曲更茅山,只到栖霞说半年。
暂学僧閒犹未得,几时真个作神仙。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道法修炼、追求长生不老之梦的诗句。其中“休论句曲更茅山,只到栖霞说半年”表明诗人对于传统的道法修炼地点如茅山等已失去兴趣,转而只关注于栖霞,并且这种关注也只是短暂的。接下来的“暂学僧閒犹未得,几时真个作神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一种尝试,但尚未得到真正的悟境,同时又流露出对成为神仙的渴望和不切实际的追求。
整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矛盾,以及对超脱尘世、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强烈愿望。通过这种表达,诗人也间接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普遍追求。
与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峡。
宋子虽世旧,谈笑顷不接。
二君皆宦游,畴昔共科甲。
唯我老且闲,独得离圈柙。
少年实强锐,议论今我怯。
有如乘风箭,勇发岂顾帖。
置酒来相邀,慇勤为留楫。
杨君旧痛饮,浅水安足涉。
嗟我素不任,一酌已赪颊。
去生别怀怆,有子旅意惬。
舍棹治陆行,岁晚筋力乏。
予懒本不出,实为人事劫。
相将犯苦寒,大雪满马鬣。
梅花耿耿冰玉姿,杏花淡淡注燕脂。
两花相娇不相下,各向春风同索价。
折来双插一铜瓶,旋汲井花浇使醒。
红红白白看不足,更遣山童烧蜡烛。
今晨忽雷雨,天地又发春。
草木閟红绿,生意察已欣。
蛰虫且徐动,馀寒未全仁。
先生起裹头,三叹一再颦。
春风吹万物,不吹先生贫。
靖怨一束书,只博两裤尘。
自倚文字工,竟取造物嗔。
小儿在傍笑,笑我浪苦辛。
去年作客子,椒柏羡主人。
在家不差胜,更用愁此身。
先生亦一莞,我不如儿真。
为我满眼酤,不问醨与醇。
杖头日百钱,无钱借诸邻。
不然衣可典,及此花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