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芦渡海水,诸方记遐踪。
东穷会稽岭,南登祝融峰。
赤城霞绮多,香炉紫烟重。
平生几緉屐,伴此九节筇。
昨者来阙下,祗园忆相逢。
燕坐永夜灯,翻经清曙钟。
一彻了空寂,真际何从容。
法云散天华,珠光起神龙。
上人既东归,正法信有宗。
亦欲乘桴行,同心幸相从。
折芦渡海水,诸方记遐踪。
东穷会稽岭,南登祝融峰。
赤城霞绮多,香炉紫烟重。
平生几緉屐,伴此九节筇。
昨者来阙下,祗园忆相逢。
燕坐永夜灯,翻经清曙钟。
一彻了空寂,真际何从容。
法云散天华,珠光起神龙。
上人既东归,正法信有宗。
亦欲乘桴行,同心幸相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当为送别友人无悦上人归高句骊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佛法修行的感悟。诗中描绘了上人跨越大海,游历名山胜迹的壮丽景象,如会稽岭、祝融峰,赤城霞光与香炉紫烟交相辉映,足见其旅途的奇幻色彩。
诗人回忆与上人在京城的相遇,夜晚的灯火相伴,清晨的钟声诵经,体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上人领悟佛法至深,空寂之境自在从容,佛法如法云天华、珠光神龙般熠熠生辉。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追随上人修行的心愿,希望与他一同追求佛法的正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圣人不为目,人目乃圣腹。
人目灿如金,圣腹浑如玉。
天物自芸芸,吾以观其复。
有者虽并作,无者终守笃。
人生行世间,如车三十辐。
有之以为轮,无之以为毂。为吾有身,大患相亲。
及吾无身,何患可邻。身何可罔,宠辱休仗。
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曰夷曰希,强名曰微。
三者为一,妙玄乃归。深不可卜,以归神谷。
得此勿盈,敦兮若朴。绝学无忧,弃智寡欲。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众人皆有馀,惟我存故夙。
春台与众登,食毋真吾独。
我有长生诀,总归方寸穴。
我有不死方,下士闻且咥。
飘缈月宫仙,当年曾盗窃。
虚府聚寒辉,丹华散远冽。
无明火自销,不夜光难灭。
此象落人间,颇断红尘热。
冰心在玉壶,始闻真白雪。
风轻云散时,鸟弄花开节。
秋水似神清,春山供意悦。
玄芽秀玉房,金粟垂丹阅。
岂烦爻卦添,漫许刀圭设。
我闻至要言,如听广成说。
蟾杵药初团,寒炉灰乍揭。
能使月珠成,未妨天宝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