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纡石磴望中开,故迹苍茫半草莱。
兴废秪今双树在,登临自昔几人来。
僧携野果修晨供,鸟啄山花上石台。
车马纷纷千里道,河流长带夕阳回。
萦纡石磴望中开,故迹苍茫半草莱。
兴废秪今双树在,登临自昔几人来。
僧携野果修晨供,鸟啄山花上石台。
车马纷纷千里道,河流长带夕阳回。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描绘了云龙山寺的沧桑与自然景色。首句"萦纡石磴望中开",通过曲折的石阶远望,展现了山寺的幽深和地理位置。"故迹苍茫半草莱"则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在岁月中逐渐被荒草覆盖,显得古老而沉寂。
颔联"兴废秪今双树在,登临自昔几人来"聚焦于眼前的两棵树,它们见证了山寺的兴衰变迁,而登临者众多的历史画面也随之浮现。颈联"僧携野果修晨供,鸟啄山花上石台"描绘了僧侣清晨准备供品的场景,以及山鸟在石台上觅食的生动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宁静。
尾联"车马纷纷千里道,河流长带夕阳回"以动态的车马往来和流淌的河水收束全诗,展现出繁忙的道路和壮丽的日落景象,寓言人生的行旅匆匆和时光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龙山寺的景致,融合了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感慨。
嵩山到嵩阳,相望二百里。
数驿走商岭,两崖夹伊水。
飞烟空翠间,前路转多山。
云横碧嶂断,雁没青天还。
鸟鸣青山上,人行修竹里。
犬吠得柴荆,花落鸟惊起。
草荒摩诘墅,火断鲁山碑。
昔疑王家画,今信谢公诗。
其中一道士,生计苍烟碧。
松下读道经,窗閒写周易。
相看斗南北,不见十年馀。
重寻化鹤梦,要写换鹅书。
云閒侍玉皇,日下瞻天表。
归去杖头边,乾坤一壶小。
君归我正病,病起霜满须。
尚能持酒否,还忆寄书无。
遥知鸣皋下,尚有苍苔迹。
读我往年诗,因之拂尘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