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相携处,白云知几重。
莫经葛陂道,风雨去为龙。
十载相携处,白云知几重。
莫经葛陂道,风雨去为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其二)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个人成长的深刻感悟。
首句“十载相携处”,描绘了长时间以来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两人共同经历了十年的时光,彼此相伴,共度岁月。这不仅是一段友情的见证,也是人生旅途中一段珍贵的记忆。
“白云知几重”一句,以白云象征友谊的纯洁与深远,暗示着这段友情如同白云般广阔无垠,难以计量。白云在诗中既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也寓意着友情的纯净与永恒。
“莫经葛陂道,风雨去为龙。”这两句则充满了对朋友未来的期许与祝福。葛陂道可能象征着人生的道路,风雨则是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诗人希望朋友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能够像龙一样,经历磨砺后展翅高飞,实现自我价值与梦想。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勇敢面对困难的鼓励,也寄托了对朋友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成长与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深度,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暖与力量。
瀛台双桐向所有,因循枯一成独树。
秋夜春朝失侣阴,认巢好鸟徘徊去。
老干吟风似作悲,团叶无心菶承露。
树犹如此人何堪,爰命郭橐为补足。
佳荫依然罨绿窗,相得乍喜矧相妒。
未必人心似树然,世间云雨纷新故。
倚桐无语立斯须,彷佛廿年前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