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死留吾在,前尘为汝哀。
文章真寂寞,祠宇已蒿莱。
此日论应定,当时事可咍。
阳明陪俎豆,落月好归来。
后死留吾在,前尘为汝哀。
文章真寂寞,祠宇已蒿莱。
此日论应定,当时事可咍。
阳明陪俎豆,落月好归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柬之对吴兰雪祠的感慨之作。首句“后死留吾在”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怀念,自己虽生犹存,却感到孤独和责任重大。次句“前尘为汝哀”进一步抒发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追忆过去的时光。
“文章真寂寞”一句,诗人感叹吴兰雪的文章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流传和认可,显得寂寥无声。祠宇荒凉,“已蒿莱”描绘出祠堂的衰败景象,暗示了人们对先人的遗忘。
“此日论应定,当时事可咍”暗含对世态炎凉的讽刺,认为尽管吴兰雪生前或许曾受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价值终将被重新审视,那些当时的嘲笑如今看来显得可笑。
最后两句“阳明陪俎豆,落月好归来”,诗人以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典故,表达对吴兰雪精神的敬仰,希望他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安息,暗示祠堂将成为他永恒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吴兰雪祠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文学价值的思考。
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
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
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
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
闲顿放,朱门静。
新结里,朱帘整。
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
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
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
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
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
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
高节耸,清名邈。
繁李俗,粗桃恶。
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
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
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回首家园,竹多屋、水还多竹。
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绿。
多谢故人相问讯,奚奴步步收珠玉。
叹暮林、飞鸟也知还,寻归宿。
遍历了,岳与牧。
享过了,官与禄。
算平生万事,尽无不足。
争奈乞身犹未可,只缘欠种清闲福。
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阝奥。
一般妙质,笑乐天、夸诧小蛮樊素。
万柄参差罗翠扇,全队西方靓女。
不假施朱,也非涂碧,所乐惟幽浦。
神仙姑射,算来合共游处。
一任冶妓秾姬,采莲歌里,尽是相思苦。
花气荷馨清入骨,长傍银河东注。
月澹风轻,雾晞烟细,忽洒霏微雨。
此时心事,美人泽畔停伫。
为嫌涂抹,向万红丛里,澹然凝素。
非粉非酥能样别,只是凌波仙女。
隋沼浓妆,汉池冶态,争心沧浪浦。
净鸥洁鹭,有时飞到佳处。
梦绕太华峰巅,与天一笑,不觉跻攀苦。
十丈藕船游汗漫,何惜浮生孤注。
午鼓惊回,依然尘世,扑簌疏窗雨。
起来寂寞,倚阑一饷愁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