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
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
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
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
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
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
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这首挽诗《萧处士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是对逝去的萧处士的深切悼念与赞美。诗中通过“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两句,高度评价了萧处士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后世学者的深远影响,表明其在学问上的造诣深厚,如同前人的典范,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
接下来,“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萧处士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坚守正义,以及在晚年仍能见证清明的时代,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肯定。
“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对萧处士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这样的景致也象征着逝者灵魂安息于自然之中,与天地同在。
最后,“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点明了对萧处士留名青史的肯定,即使肉体已逝,但其名声和事迹将永远被历史铭记,光照千秋。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最高赞誉,也是对其生平功绩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道德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
双丝系玉环,宛转生光泽。
本以结同心,何知反弃掷。
君家美酒琥珀光,红颜少年坐满堂,酒酣意气不可当。
君家玉堂盛孟门,孟门深谷无朝昏。
中有美人啸且歌,仁义结客客自多,相与醉君金叵罗。
黄雀衔环报旧主,畏君弹射远飞去,夜深孤栖城北树。
采莲下横塘,两岸明月光。
花阴唱吴歌,惊起双鸳鸯。
爱彼双鸳鸯,同飞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寸心良在此。
江水何淼茫,来船愁杀郎。
荷花如侬艳,荷叶如侬长。
侬长正如彼,侬艳复如此。
今朝荷花开,明朝荷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