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
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
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
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
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
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清冷之美。诗人以“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开篇,点明了中秋佳节的自然之美,超脱于世俗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着,“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亮的月亮比作“银堂”和“金饼”,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同时通过“隔林明”强调了月光穿透树林的朦胧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则描绘了月下饮酒的场景和乌鸦被月光惊醒的画面,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人生百态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中秋之夜的孤独与寂静,让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有臞一夫立荒浦,人云三闾问渔父。
楚江风景是邪非,而况原心越千古。
原心上有先王知,天地可质中无疑。
夫岂不解渔父意,扬波歠醨焉用之。
物无滞碍能推移,是圣者事吾何知。
苍苍故吾山,湛湛故吾水。
宗国如何吾病矣,九死侵寻无一是。
苍梧帝远天阍幽,上下四方徒远游。
云骖风驾倏万里,归来江上令人愁。
长揖向渔父,渔父难与谋,誓将鱼腹为狐邱。
君不见沧浪歌,渔父去,烟雾茫茫不知处。
竹树拥天宝,石水通人烟。
好风秋淅淅,皎月昼娟娟。
幽人美云居,四妙具东偏。
筑亭揽斯有,古意溢盈椽。
方亭水为基,三叶相承传。
岩香发秋桂,老椿记当年。
渴来何所拟,峨眉老人泉。
凤甾枆不殊,我识存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