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华簪裔,箪瓢祇晏如。
为郎应驻辇,延客愧无车。
早托襟期合,能容礼法疏。一灯何日共?
料理读残书。
之子华簪裔,箪瓢祇晏如。
为郎应驻辇,延客愧无车。
早托襟期合,能容礼法疏。一灯何日共?
料理读残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对吴中诸友的深情寄语。诗人以“之子华簪裔,箪瓢祇晏如”开篇,将友人出身高贵与生活简朴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接着,“为郎应驻辇,延客愧无车”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官职的羡慕,也流露出自己在接待客人时的歉意,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谦逊的态度。
“早托襟期合,能容礼法疏”则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表明诗人愿意与友人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同时也能够接受对方的不拘小节,显示出一种理解和包容的精神。最后,“一灯何日共?料理读残书”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同度过时光,共享读书的乐趣,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元代文人之间真挚而深沉的友谊,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与理想的矛盾时的豁达与坚持。
送子复行役,前期登北固。
焦岭宜终宵,江光洗月露。
挹彼万里流,话此两歧路。
郡郭未可越,圆景已盈度。
虎山亦清绝,心赏谐远慕。
离从自少欢,陈迹况多故。
昔游矜红颜,双领俄被素。
悠悠百年间,徒为俗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