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恩上人归白下》
《送恩上人归白下》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清公已作五台僧,雪浪君今挂一藤。

京洛浮云弹指过,头陀归对佛前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恩上人归白下》。诗中描绘了友人恩上人从五台山出家为僧后,如今携一藤杖返回俗世的情景。诗人在诗中以“清公”与“雪浪君”相称,巧妙地将友人的形象与自然景象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清公已作五台僧”,以“清公”称呼友人,点明其已遁入空门,成为五台山的一名僧人。五台山在中国佛教中享有盛誉,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象征着修行者的圣地。“已作”二字,既表达了对友人选择出家的尊重,也暗含对其修行之路的肯定。

次句“雪浪君今挂一藤”,以“雪浪”比喻友人,形象地描绘了他手持藤杖的形象,仿佛在雪浪中行走,既展现了友人归途的简朴与自在,也寓意着他在修行路上的坚韧与执着。“挂一藤”则生动地刻画了友人行旅中的状态,藤杖不仅是他的行旅工具,也是他精神寄托的象征。

后两句“京洛浮云弹指过,头陀归对佛前灯”,将友人从出家到归来的旅程与时间的流逝相对比,以“京洛浮云”象征繁华与变幻,强调时间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而“弹指过”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变化之快,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最后,“头陀归对佛前灯”则描绘了友人归来后,面对佛前灯火静心修行的场景,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虔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与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小重山

月下潮生红蓼汀。浅霞都敛尽,四山青。

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处,点点乱寒星。

别语寄丁宁。如今能间隔,几长亭。

夜来秋气入银屏。梧桐雨,还恨不同听。

(0)

菩萨蛮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0)

再用韵·其二

接得南枝即按杯,似和霜月带将来。

自从驿使相逢后,千载无人解寄梅。

(0)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其九

山鸟戛曙烟,扶桑挂初日。

岩栖学仙侣,应试餐霞术。

(0)

种蓼

莫道山家浑索寞,化工原不鄙山家。

却须豫作秋光地,自向窗前种蓼花。

(0)

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词·其八

乾坤皆数五,日月正符同。

但仰重离照,难名厚载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