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春又季,相赏日忘归。
携酒逢花好,抽簪笑发稀。
芳菲随意适,潦倒任时遗。
何处莺声啭,池塘渐夏晖。
东园春又季,相赏日忘归。
携酒逢花好,抽簪笑发稀。
芳菲随意适,潦倒任时遗。
何处莺声啭,池塘渐夏晖。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末期,即莫春时节,东园内春意盎然,花木扶疏的景象。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此,饮酒赏花,乐而忘返。他们携酒而来,面对盛开的花朵,不禁放声大笑,甚至解下头上的簪子,表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芳菲随意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随心所欲的态度。“潦倒任时遗”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豁达心境。诗人似乎在说,无论生活如何困顿,都应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累。
最后两句“何处莺声啭,池塘渐夏晖”,以莺鸟的鸣叫声和逐渐明亮的池塘景象,预示着夏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
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
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
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谢傅秋凉阅管弦,徒教贱子侍华筵。
溪头正雨归不得,辜负东窗一觉眠。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