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罗浮归隐卷送欧桢伯虞部南归》
《题罗浮归隐卷送欧桢伯虞部南归》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时谁不荣轩冕,君独何心早乞身。

自爱东山成远志,独令南海见归人。

云霄路隔冥鸿渺,江渚情深倦鸟亲。

何日相从陪杖屦,都门叹息望行尘。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欧桢伯虞部南归的深情厚谊与对其归隐生活的感慨。首句“清时谁不荣轩冕”以反问形式引出主题,意在强调在清明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追求官职和荣誉,而友人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早年请求退休,归隐山林。这种选择体现了友人的独特性格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

接着,“自爱东山成远志,独令南海见归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隐的情景。东山象征着隐逸之地,这里的“远志”既指友人的理想和抱负,也暗含其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南海作为归途的终点,不仅实指地理上的归宿,也寓意着精神上的回归与平静。

“云霄路隔冥鸿渺,江渚情深倦鸟亲”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云霄之路与冥鸿渺茫形成对比,暗示了友人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江渚之水与倦鸟归巢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深切同情与理解。倦鸟归巢象征着对家的渴望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最后,“何日相从陪杖屦,都门叹息望行尘”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这两句通过想象未来与友人一同漫步、共话旧事的场景,以及在京城门口目送友人离去时的叹息,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个人选择的尊重、对自然与内心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其一

此生惭愧马牛襟,返锁柴门岁月深。

避地管宁甘白帽,登台郭隗自黄金。

风霜渐老骚人鬓,天地元知国士心。

却喜程侯晚相遇,长鱼碧酒共清吟。

(0)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其二

十年故国黍离离,一日翩然赋式微。

儒服政怜山鸟怪,机心何独海鸥飞。

山中朝露閒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

苍狗白衣从变化,是今非昔昔谁非。

(0)

游灵岩

蹑石扪萝一径通,凭阑极目思无穷。

川明竹树萧疏外,人语烟云杳霭中。

风月五湖西子舸,楼台千古梵王宫。

艰难隐遁寻幽憩,晤语无人忆赞公。

(0)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四

事丛缘网密,意广忌才疏。

浩浩皇风远,迟迟化日舒。

俗移三纪后,德洽百年馀。

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0)

郭元德席上赋红牡丹分韵得粉字五言十韵

桑田变沧溟,黍宫杂蒿堇。

霜台得奇葩,谁寄天津隐。

褰帷窥董园,拨根认洛坟。

亭亭一萼春,风露洗尘坌。

朱缨粲赤瑛,绛蜡照红粉。

庄严富贵姿,漏泄造化蕴。

主人戏斑衣,领客醉芳酝。

乔梓森南山,知谓游隐弅。

缀席已形秽,哦诗谩营吻。

起舞呼乌乌,君当恕杨恽。

(0)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二十

道丧圣复远,奸伪纷乱真。

山林有逸士,但饮曹参醇。

宁著潜夫论,有死不美新。

岂不羡爵位,比肩羞董秦。

生为朝中英,死为泉下尘。

奄忽随物化,营营徒尔勤。

不如寓之酒,日与糟丘亲。

秋渠溜宿雨,园蔬含土津。

西郊澄霁景,柴车行可巾。

有客乃竟醉,不问何许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