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成诸子尽扬眉,咸使备宾兴德艺;
看入三场才瞑目,不教迟哲嗣科名。
教成诸子尽扬眉,咸使备宾兴德艺;
看入三场才瞑目,不教迟哲嗣科名。
此联颂扬了林母对子女教育的深远影响与卓越成就。"教成诸子尽扬眉",描绘了母亲精心教导下,孩子们皆能展露才华,眉宇间洋溢着自信与自豪。"咸使备宾兴德艺"则进一步强调了母亲不仅注重技艺的培养,更重视品德的熏陶,希望孩子们能在社会上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宾客。"看入三场才瞑目",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子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的殷切期盼与关注,直到看到他们顺利通过三场考试,母亲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不教迟哲嗣科名"则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希望他们都能在科举之路上取得成功,光耀门楣。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无私奉献和对子女未来的深切期望,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中的重视教育、注重品德与追求成功的理念。
豆蔻娇春,烟花羞暖,物华渐嘉。
也不须莺怨,桃封绛萼,也不须蜂恨,兰郁金芽。
料是东君,都将和气,分付清丰诗礼家。
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乘槎。早上云霞。
侍祠甘泉瞻羽车。
试笑凭熊轼,嘉禾合穗,进思鱼钥,菡萏骈花。
萧寇勋名,龚黄模样,入拜行趋堤上沙。
今宵里,且觥船满棹,醉帽敧斜。
遐想清游意欲飞,巢湖西畔碧山围。
高城别后骚人到,小驿春回燕子归。
壁上新诗留醉墨,庭前飞絮点征衣。
穷愁勿用频惆怅,来岁而今在北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