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娇春,烟花羞暖,物华渐嘉。
也不须莺怨,桃封绛萼,也不须蜂恨,兰郁金芽。
料是东君,都将和气,分付清丰诗礼家。
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乘槎。早上云霞。
侍祠甘泉瞻羽车。
试笑凭熊轼,嘉禾合穗,进思鱼钥,菡萏骈花。
萧寇勋名,龚黄模样,入拜行趋堤上沙。
今宵里,且觥船满棹,醉帽敧斜。
豆蔻娇春,烟花羞暖,物华渐嘉。
也不须莺怨,桃封绛萼,也不须蜂恨,兰郁金芽。
料是东君,都将和气,分付清丰诗礼家。
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乘槎。早上云霞。
侍祠甘泉瞻羽车。
试笑凭熊轼,嘉禾合穗,进思鱼钥,菡萏骈花。
萧寇勋名,龚黄模样,入拜行趋堤上沙。
今宵里,且觥船满棹,醉帽敧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充满了生机与喜悦。开篇“豆蔻娇春,烟花羞暖,物华渐嘉”写出了初春时节的柔和美丽,豆蔻(一种香草)在春风中吐露,烟花(可能指柳絮或其他轻盈的植物)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有些羞涩,而万物都在这个季节里逐渐变得繁华起来。接下来的“也不须莺怨,桃封绛萼,不须蜂恨,兰郁金芽”则是说春天的景色已经足够美好了,无需再去挂念于莺(一种草本植物)或桃花,也无需对蜜蜂怀恨,因为兰花已经展现出了它的金黄色花蕾。
诗中“料是东君,都将和气,分付清丰诗礼家”一句,通过神话中的东君来比喻春天的到来,使得整个自然界都充满了和谐之气,这份美好被赋予那些懂得诗书礼仪的家庭。
“充闾庆,有青毡事业,丹凤才华”这几句描写的是一场盛大的宴席,可能是在官府或豪门举行,充闾(门前)有庆典,青毡(一种用来铺地的草席)象征着高贵与纯洁,而“丹凤才华”则是对诗人才华的赞美。
接下来,“乘槎。早上云霞。侍祠甘泉瞻羽车。”描述的是宴会的气氛,主人可能乘坐着豪华的马车(槎)在春日清晨的云霞中出行,而“侍祠甘泉”则是说有人在甘美的泉水旁侍立,“瞻羽车”表明了对那华丽马车的仰望。
“试笑凭熊轼,嘉禾合穗,进思鱼钥,菡萏骈花。”这里有几种可能的解读,但大致上是在描绘宴会上的欢乐气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回味与期待。
“萧寇勋名,龚黄模样,入拜行趋堤上沙。”这段文字中,“萧寇”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仪式或礼节,而“龚黄模样”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物品的颜色和质地。整句是在描写宴会上的某个环节,可能是一种庄重的拜谒仪式。
最后,“今宵里,且觥船满棹,醉帽敧斜。”则是说在这美好的夜晚,让我们尽情享受宴席,就像船只装载满了佳肴一样,而“醉帽敧斜”则表现出宴会上人们的快乐与轻松。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宴会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夜来几阵西风,匆匆偷换人间世。
凄凉不为,秦宫汉殿,被伊吹碎。
祇恨人生,些些往事,也成流水。
想桃花露井,桐英永巷,青骢马,曾经繫。
光景如新宛记。记相逢、瑶台殊丽。
微烟淡月,回廊复馆,许多情事。
今日重游,野花乱蝶,迷濛而已。
愿天公还我,那年一带,玉楼银砌。
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
此行端有意,何处托知音。
隐隐青山夜,寥寥太古心。
空携水仙曲,更向海中岑。
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群鹿甡甡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淇澳风清,渭川月朗,此时天产耆英。
苍苍标格,挺出白云层。
最好坚心劲节,傲多少、桃李虚情。
人都道,孙枝子叶,早已肖龙形。
长春,曾不老,襟怀一片,玉立冰清。
喜七贤六逸,总是交朋。
试听铿金戛玉,玉堂上压倒梅兄。
君知否,平安信好,永耐岁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