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群鹿甡甡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群鹿甡甡怪希有。
想嵩阳少室,曾伴松乔,知踏遍、白石苍苔多少。
逸人尘外趣,医凤骖鸾,梦上瀛洲历蓬岛。
蓦见此山中、便对烟霞,喜共约、长为侪友。
为借问、仙翁在何方,愿同往从之,遍窥岩岫。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洞仙歌·舍后山中见群鹿》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开篇“孤峰碧峭,长云中瑶草”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云雾缭绕中的青翠植物,犹如仙境。接着,“群鹿甡甡怪希有”,以稀有的群鹿出现,增添了神秘与生机。
词人联想到嵩阳少室山的松乔之境,想象自己曾在那里游历,踏过满是白石和苍苔的小径,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逸人尘外趣”表达了词人超脱尘世的志趣,他渴望像凤鸾那样飞翔,甚至在梦中游历仙境。
看到眼前的山景,词人欣喜地与烟霞为伴,期待能长久地与山林为伍,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最后,词人向仙翁发出询问,希望能跟随仙翁探寻更多的岩壑之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赞美,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