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常年五日朝,临江鼓吹客愁消。
浴兰倒著荷衣缓,戏草回看荇带遥。
里开竞传朱挽索,榔桡争夺锦缠幖。
祇今寂寂缘何事,不久钱塘又弄潮。
记得常年五日朝,临江鼓吹客愁消。
浴兰倒著荷衣缓,戏草回看荇带遥。
里开竞传朱挽索,榔桡争夺锦缠幖。
祇今寂寂缘何事,不久钱塘又弄潮。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记得常年五日朝”,点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朝拜或祭祀活动。接着“临江鼓吹客愁消”一句,通过江边的音乐和欢声笑语,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似乎能驱散人们的忧愁。
“浴兰倒著荷衣缓”描述了人们沐浴后穿着轻便的荷叶衣,动作舒缓自在,享受节日带来的轻松愉悦。“戏草回看荇带遥”则展现了人们在草地上嬉戏的情景,远处的荇菜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自然之美。
“里开竞传朱挽索,榔桡争夺锦缠幖”描绘了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参赛者们奋力划桨,竞争激烈,旗帜飘扬,场面壮观。这不仅是对力量与技巧的考验,也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展现。
最后一句“祇今寂寂缘何事,不久钱塘又弄潮”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平静景象的疑惑,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再次到来的期待。这里既有对过去热闹场景的怀念,也有对未来节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先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王何明明。
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危弦断客心,虚弹落惊禽。
新秋百虑净,独夜九愁深。
枯蓬唯逐吹,坠叶不归林。
如何悲此曲,坐作白头吟。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
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
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
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
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
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
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
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
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
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
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
叠叠葬相续,土乾草已绿。
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