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郊坰,耄倪争看铜章吏。来宣德意。
劝相遵彝制。夜雨连明,百谷应滋遂。真奇事。
开禧元二。总是丰登岁。
小队郊坰,耄倪争看铜章吏。来宣德意。
劝相遵彝制。夜雨连明,百谷应滋遂。真奇事。
开禧元二。总是丰登岁。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小队郊坰"写出了农民们成群结队前往田间的情景,"耄倪争看铜章吏"则描绘了老少村民都对前来宣读朝廷德意的官员充满好奇和期待。"劝相遵彝制"表达了官府倡导遵循传统农耕制度,以期丰收的愿望。
"夜雨连明"暗示了连续的雨水滋润着农田,预示着良好的生长条件,"百谷应滋遂"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机勃勃的气象。"真奇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赞叹,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好兆头。
"开禧元二"指明了时间,即宋孝宗开禧年间,"总是丰登岁"直接点题,表达了词人对于即将到来丰收年的期盼和喜悦。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天河。
石梁卧长洲,垂虹跃金波。
丛薄散兰麝,水底流笙歌。
歌声未断樽前舞,越兵夜入三江浦。
吴王沉醉未及醒,不知身已为降虏。
响靸廊前珠翠横,采香径里喧鼙鼓。
西施和泪下珠楼,回首吴宫隔烟雾。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
至今风月动凄凉,馀址石桥尚如故。
洪府多佳致,师今欲此行。
寒山连楚远,白浪浸吴平。
烟雨经秋迥,霜鸿入夜鸣。
到时春未暮,闲听鹧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