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
溪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
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
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
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
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
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登临无险绝,不似畏岩墙。
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
溪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
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
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
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
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
捧膳溪童絜,衔花鹿女香。
登临无险绝,不似畏岩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昭亭山广教院文鉴大士喜予往还》,描绘了春天山中寺庙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游历感受。首联“山暖春烟重,林昏古寺藏”,写出了山中春日温暖,晨雾弥漫,古寺隐于其中的静谧氛围。颔联“溪流过晓涨,岭树见新行”,描绘了溪水在清晨上涨,山岭上新绿的树木映入眼帘,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
颈联“马去侵云迹,风来袭野芳”描绘了马儿踏着云雾前行,清风吹过带来田野的芬芳,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的“禅衣频斗薮,蜡屐莫趋跄”,诗人身着僧袍,漫步山间,提醒自己要从容不迫,不要过于急躁。
中间部分通过“飞鼠时过掷,饥禽或下颃”,描绘了山中的小动物活动,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性。尾联“凭栏何所适,望堞正相当”,诗人倚栏远眺,城墙与视线相接,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当下景色的欣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昭亭山广教院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游历其中的闲适心情。
漏咽铜签。飞琼过、瑶笄误落雕檐。
峭风寒剪,新意幻出纤纤。
镂雪镌霜帘影下,镜台未怯晓晴占。溜痕添。
悄移凤蜡,珠颗教衔。
犀椎敲来尚惜,衬绮疏翠幌,碧润偷拈。
弄妆呵手,春恨暗触晶奁。
鬟云更谁试插,但著指、防他清泪淹。
芳魂去,待化成娇玉、花香一篸。
尺书飞到,讶秋声满纸,凄人心魂。
客里思亲兼忆弟,极目吴天空阔。
荒店闻鸡,乱山跃马,落日孤城黑。
艰难行路,青衫揾泪都赤。
可奈负米长贫,读书最贱,受尽天磨折。
想尔高歌燕市上,剑斫唾壶红缺。
落木关河,西风砧杵,一片归心裂。
不知今夜,长安多少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