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在日下,有梦到春明。
忽作临河别,遥悬恋阙情。
逢时鹏路阔,玩世钓舟轻。
燕市多朋好,因君一寄声。
长安在日下,有梦到春明。
忽作临河别,遥悬恋阙情。
逢时鹏路阔,玩世钓舟轻。
燕市多朋好,因君一寄声。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京应试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长安在日下,有梦到春明”,以长安象征京城,春明则暗示春天的光明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京城追求理想抱负的深切期待和美好祝愿。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承载着无数士子的梦想与希望,而“日下”则形象地描绘出长安的辉煌与荣耀。
接着,“忽作临河别,遥悬恋阙情”,描述了送别的场景。临河别离,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不舍;“遥悬恋阙情”则表达了对友人赴京后仍心系故土、心怀国家的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逢时鹏路阔,玩世钓舟轻”,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逢时,意味着遇到好时机;鹏路阔,则是形容前程广阔,如同大鹏展翅高飞,寓意友人将拥有广阔的前途和发展空间。玩世钓舟轻,则是借钓鱼之乐,表达对友人轻松自在、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乐观心态的期许。
最后,“燕市多朋好,因君一寄声”,点明了友人在京城的社交环境,燕市即指京城,朋好众多,体现了京城作为文化中心的繁华与活力。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友人在京城能够结交良师益友、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期待,同时也通过“因君一寄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即使相隔千里,心却始终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理想、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小庭阶。帘栊婀娜蓬莱。
恨匆匆、归鸿度影,东风摇荡情怀。
不多时、见他行过,霎儿后、依旧回来。
银铤双鬟,玉丝头导,一尖生色合欢鞋。
麝香粉、绣茸衫子,窄窄可身裁。
偶回头、笑涡透脸,蝉影笼钗。
忆疏狂、随车信马,那知沦落天涯。
豆蔻初、可怜春早,菖蒲晚、难见花开。
红叶波深,彩楼天远,浪凭青鸟信音乖。
等闲是、这番迷眼,无处可安排。
行云断、梦魂不到,空赋阳台。
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
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
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
一夜扁舟风雨。问谁知、此时情绪。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
点检囊中,锦笺半是,秋岩佳句。
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
深宫傅粉,江东主肥,鲜养成娇软。
北望中原,自分秦越,尽付马蹂车碾。神州天远。
笑六代封疆,一毫无展。
更着荒淫,月明琼树照同辇。
长虹谁驾千尺,要等闲尽跨,人海深浅。
名袭东都,侯封违命,赢得兴亡流转。
年光冉冉,又匹马南来,片时宫苑。
独倚阑干,夕阳鸦万点。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
细听窗户,簌簌响春蚕。
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湲。
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
晓来拥被看,閒庭舞鹤,古瓦迷鸾。
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
秪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
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水碧纱幮,月圆纨扇,悄悄午窗曾共。
祛愁楚艾,照眼安榴,节物把人传送。
无奈长昼如年,莺趁吟情,蝶迷乡梦。
怅归期多误,暮云凝望,乱愁如葑。
谁念我、闷对骚经,慵寻遗谱,冷落赴湘琴弄。
醒魂正渴,筒碧初乾,买健听人呼粽。
不似归来故园,同泛香蒲,频倾春瓮。
尽痴儿騃女,齐唱湖楼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