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
几树好花闲白昼,满庭荒草易黄昏。
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
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
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
几树好花闲白昼,满庭荒草易黄昏。
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
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住宅,其景象凄凉而又充满哲理。首句"风飘碧瓦雨摧垣",通过风吹雨打使屋顶的青瓦和围墙破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对物质的侵蚀。紧接着"却有邻人与锁门",表明尽管环境已经残破,但仍有人生活在这里,并试图保持一点点秩序。
中间两句"几树好花闲白昼,满庭荒草易黄昏",描绘了废宅中的自然景象。即便是在荒凉之地,依旧有几棵美丽的花朵在悠闲的白日里盛开,而庭院中却被野草所占据,随着黄昏的到来变得更加荒芜。
接下来的两句"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展示了废宅周围生机勃勃的生命。尽管池塘干涸,但仍有蛙声四起;虽然建筑破败,但燕子在空旷的梁间自由飞翔,雀鸟也在此安居。
最后两句"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诗人通过咸阳一带因战乱而化为平地的事实,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哲学思考。这里的“不独”意味着眼前的废宅凄凉并非孤立,而是历史变迁中的一环。
整首诗通过对废宅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入观察。
白云下明仙,岩路萦九折。
僧居未离人,西崦颇孤绝。
万株倚空青,双壁似天阙。
幽怀惬泉石,高行在曲糵。
道人唱山歌,击竹为之节。
翩然两朱袖,雅郑辄间发。
残阳逼归鞍,怅与清境别。
今宵晋溪梦,萧洒挂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