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
《闻雁》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0)
翻译
带着寒霜的南飞大雁,夜晚喜欢栖息在沙滩上。
它们被惊醒后不知飞往何处,只能高飞直到海边的尽头。
越飞越高,声音逐渐消失在云端,远离了山岳的道路。
当时的归乡梦被中断,参差不齐的思绪仿佛已快抵达家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闻雁》,通过对寒雁南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这两句以清冷的笔触勾勒出初冬的萧瑟气氛。霜降在雁身上,如同时间的印记,而雁儿们选择在夜晚温暖的河沙上栖息,显得分外珍贵。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当诗人被雁鸣声惊醒,他心中所想的“何处”不仅是雁儿们飞往的方向,更是他内心深处对远方家园的渴望。雁儿们高飞直至海边,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由。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雁儿们消失在云层中,它们的声音随着距离变得遥远。这不仅是对视觉与听觉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感。"离岳路由赊"则透露出旅途中的漫长和艰辛。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当夜深人静之际,对家的思念如同梦境般清晰而又短暂。在这参差不齐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向往着家园,那份渴望几乎触手可及。

杜牧以其特有的感性和细腻,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悠长的古代行者中寻找到共鸣。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句·其十二

晓梵鱼出听,夜禅石点头。

(0)

都下次韵谢松阳沈术人二首·其一

向来定远太平平,自殿银袍五百英。

觜距不堪誇试席,齿牙无复近乡评。

重探虎穴颜何厚,忽见稽山眼暂明。

赖有东阳老居士,相逢一笑又诗成。

(0)

汉严将军庙

汉史标名氏,宕梁存慕丘。

非惟能抗节,更独抱先忧。

全蜀悲衔璧,孤身欲断头。

湍奔砥柱屹,果硕剥阳留。

片语消威猛,三军尽辑柔。

词严偏蔼若,气正一何遒。

庙貌旒垂冕,祀将春复秋。

我来虔展拜,匪敢谓遨游。

(0)

邂逅孙子仪于临安喜而赋诗并怀子进子肃

车尘高没人,欲障无能施。

忽逢故人面,如濯清涟漪。

客居纵荒凉,聊复具酒卮。

劳苦数语外,论事仍索诗。

长年口欲棘,一笑为解颐。

怀哉二难兄,何由会埙篪。

(0)

梅花二首·其一

折来才见开三四,但觉槎牙乱经笥。

迟明已复吐六七,颇怪鲜明侵竹隔。

多花璀璨固可人,疏花的皪意逾真。

固知此物无不可,风月婆娑仍著我。

(0)

得蕙数本有怀斯远二首·其二

酒热无共酌,诗成欠同哦。

况此春旦莫,忽来蕙成窠。

樵苏尚知贵,采掘能异科。

安得同心人,与之酣且歌。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