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闻雁》,通过对寒雁南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这两句以清冷的笔触勾勒出初冬的萧瑟气氛。霜降在雁身上,如同时间的印记,而雁儿们选择在夜晚温暖的河沙上栖息,显得分外珍贵。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当诗人被雁鸣声惊醒,他心中所想的“何处”不仅是雁儿们飞往的方向,更是他内心深处对远方家园的渴望。雁儿们高飞直至海边,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由。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雁儿们消失在云层中,它们的声音随着距离变得遥远。这不仅是对视觉与听觉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感。"离岳路由赊"则透露出旅途中的漫长和艰辛。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当夜深人静之际,对家的思念如同梦境般清晰而又短暂。在这参差不齐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向往着家园,那份渴望几乎触手可及。
杜牧以其特有的感性和细腻,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悠长的古代行者中寻找到共鸣。
汉史标名氏,宕梁存慕丘。
非惟能抗节,更独抱先忧。
全蜀悲衔璧,孤身欲断头。
湍奔砥柱屹,果硕剥阳留。
片语消威猛,三军尽辑柔。
词严偏蔼若,气正一何遒。
庙貌旒垂冕,祀将春复秋。
我来虔展拜,匪敢谓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