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忘忧且放歌,长安时事近如何。
金缯岁币输难继,皮骨穷民剩不多。
篝火丛祠开劫运,蛮夷大长宴銮坡。
海疆天险今安在,沥血英魂夜夜过。
鲁酒忘忧且放歌,长安时事近如何。
金缯岁币输难继,皮骨穷民剩不多。
篝火丛祠开劫运,蛮夷大长宴銮坡。
海疆天险今安在,沥血英魂夜夜过。
这首诗《感事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鲁酒忘忧且放歌,长安时事近如何”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对国家时局的深沉思考之中。诗人以鲁地的酒来寄托暂时的忧愁,借放声歌唱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安当前局势的关切与忧虑。
接着,“金缯岁币输难继,皮骨穷民剩不多”两句,揭示了国家财政与民生的困境。金缯代表了国家的财富与资源,岁币则是对外交纳的贡品,难以持续供给,这不仅反映了经济压力之大,也暗示了国力的削弱。而“皮骨穷民剩不多”则形象地描绘了底层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他们如同失去了肉和骨的躯壳,生命质量堪忧。
“篝火丛祠开劫运,蛮夷大长宴銮坡”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民族间的紧张关系。篝火象征着民众的抗争与反抗,丛祠则可能暗指民间信仰与传统力量的觉醒。而“开劫运”则预示着社会变革或动荡即将到来。同时,与之相对的是“蛮夷大长宴銮坡”,即外族势力的崛起与朝廷的宴饮,暗示了内忧外患并存的局面。
最后,“海疆天险今安在,沥血英魂夜夜过”两句,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以及对英勇牺牲者的怀念。海疆天险曾经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屏障,但现在是否依然稳固?英魂指的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与鲜血仿佛每晚都在提醒着后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社会动荡的警觉以及对英雄精神的崇敬,展现了清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面貌和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