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有至乐,诗卷还坐隅。
得句一吐之,嬉然忘穷涂。
百世一俯仰,万象付驰驱。
吟情当饮兴,其乐皆有馀。
役心声利场,咄咄彼何居。
自公有至乐,诗卷还坐隅。
得句一吐之,嬉然忘穷涂。
百世一俯仰,万象付驰驱。
吟情当饮兴,其乐皆有馀。
役心声利场,咄咄彼何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他以陶渊明为榜样,创作了《和陶渊明二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陈造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从中获得的乐趣。他认为诗歌是至高的快乐源泉,每当灵感涌现,便能忘却尘世的艰辛,将宇宙万物融入笔下。诗人将诗歌创作视为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饮酒般的乐趣,认为这种乐趣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最后,他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过于追求声名利禄的人,认为他们与自己的诗歌世界格格不入。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坚守。
王哲身留,玉花社举,此因都为张侯。
迤而邵氏,庵舍不能修。
后悔人人猛悟,兔儿起、抛甚**。
还知否,断弦无续,覆水定难收。
休休。
各处分,我虽眷恋,诚没回头。
愿诸公心内,念忆同流。
别意离?
已动,金莲子、光满西州。
当归去,□文胜景,不复再重游。
守株林。
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
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
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