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阑千叶牡丹花,移在能诗水部家。
候吏不来公馆静,未知春色属谁家。
一阑千叶牡丹花,移在能诗水部家。
候吏不来公馆静,未知春色属谁家。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诗人胡奎以“一阑千叶牡丹花”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牡丹花千叶绽放,不仅色彩斑斓,更象征着富贵与繁荣。接着,“移在能诗水部家”,巧妙地将牡丹花与水部郎官联系起来,暗示了主人的文学才华和高雅品味。
“候吏不来公馆静”,一句描绘了主人不在时的公馆景象,显得格外宁静,没有了日常的喧嚣,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这种静谧之中,似乎连春色也变得难以界定归属,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水部郎官宅邸的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春色归属的探讨,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与情感归属的思考。胡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急景遰衰老,此经谁养真。
松留千载鹤,碑隔六朝人。
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其如为名利,归踏五陵尘。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
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
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
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