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恨诗二首·其一》
《恨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

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

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恨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归有光以深情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首联“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以秋月之清辉和朝霞之绚烂,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如同游魂般在晨曦中消散,寓意人生如梦,转瞬即逝。

颔联“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借用典故,首丘指古代传说中狐狸死后必葬于出生之地,这里比喻人死后怀念故乡之情依然存在;易箦则是指病重之人将要离世时的情景,表达出对生命终结的哀叹与不舍。

颈联“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宫人斜”是古代长安城外的一处墓地,这里借指埋葬英雄豪杰的地方。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的同情与敬仰,即使在死后,他们的精神仍能寄托于英雄墓地,得到后人的纪念与追思。

尾联“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顺著称;“杜氏”则指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孝道与家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未能尽孝、未能建立家业的遗憾与自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生命、死亡、理想、亲情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归有光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

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

便成孤愤终何事,且寄遥怀对此时。

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

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

(0)

探春

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

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0)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其二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

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0)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其六画斋

试品斋中画,曾无第二流。

顽礓与乱筱,应挂在当头。

(0)

石龙涡

崄势围空断壁圆,四时常见聚云烟。

为霖救旱今何在,徒有遗文记昔年。

(0)

中伏日诸君会玉峰余以病不预作诗寄呈

去年中伏在南园,同听清泉引绿樽。

今日诸君又高会,独嗟移疾卧西轩。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