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千尺俯楼台,天地晴无一点埃。
日薄马初经具次,风轻船稍近蓬莱。
迁移曾费愚公力,分擘宁烦巨掌开。
东北若无丘垄碍,好同灵鹫却飞来。
浮图千尺俯楼台,天地晴无一点埃。
日薄马初经具次,风轻船稍近蓬莱。
迁移曾费愚公力,分擘宁烦巨掌开。
东北若无丘垄碍,好同灵鹫却飞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思考。首句“浮图千尺俯楼台”,以“浮图”(即佛塔)为视角,展现出其高耸入云的气势,俯瞰楼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天地晴无一点埃”一句,通过描绘晴朗天空的纯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薄马初经具次,风轻船稍近蓬莱”,则将视线从高塔转向自然景观,日落时分,马儿经过山间小径,微风轻拂,船只渐渐接近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这一系列动态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迁移曾费愚公力,分擘宁烦巨掌开”两句,运用典故,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对坚持不懈、勇于改变现状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一句“东北若无丘垄碍,好同灵鹫却飞来”,设想如果东北方向没有阻碍,诗人希望像灵鹫一样自由飞翔,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一犁春雨盈田畴,村南村北啼钩辀。
阳和入土土脉润,谷种已见舒银钩。
朝来雨晴天气燠,大牛小牛泥满腹。
蚊䖟乱集龙贝疏,驱牛且向前溪浴。
浴罢起来勤著鞭,趁暖且耕山后田。
山泉易涸时易过,莳秧肯让他人先。
阿翁老倦扶不起,阿婆日旰未梳洗。
鸢鱼向人如道饥,飞来啄尽盆中米。
妇且炊,儿莫啼,蠲租有诏矜黔黎。
五月不须粜新谷,酒压珍珠饭抄玉。